字好书
过茂陵

《过茂陵》

时间: 2025-07-27 08:59:08

诗句

不悲霜露但伤春,孝理何因感兆民。

景帝龙髯消息断,异香空见李夫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9:08

原文展示:

过茂陵
作者: 韩偓 〔唐代〕
不悲霜露但伤春,
孝理何因感兆民。
景帝龙髯消息断,
异香空见李夫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尽管没有因为霜露而悲伤,但却因春天的逝去而感到伤感。诗人感叹孝道的情感为何能触动百姓的心,提到汉景帝的龙髯早已消失,只有李夫人的香气依然留存。

注释:

  • 霜露:指秋冬季节的寒气,诗人以此表示自己并不因季节的寒冷而悲伤。
  • 孝理:指孝道和伦理,强调对父母的孝顺。
  • 兆民:意为众多百姓。
  • 景帝:指汉景帝刘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
  • 龙髯:皇帝的胡须,象征权威和尊贵。
  • 异香:指李夫人的香气,李夫人是汉景帝的宠妃,代表了历史遗留的美好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字君雅,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感情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过茂陵》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感伤和对孝道的深沉思考。开头两句“不悲霜露但伤春”,以“霜露”与“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尤其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接着,诗人提出了“孝理”的问题,反映了他对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关心,揭示了孝道对社会的影响。

后两句提到了汉景帝与李夫人,历史人物的引入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李夫人的香气代表了一种美好而又逝去的记忆。诗人在此不仅是追忆历史,更是在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展现了韩偓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不悲霜露但伤春:诗人并不因寒冷的霜露而感到悲伤,却对春天的消逝感到惋惜,传达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2. 孝理何因感兆民:孝道的情感为何能打动百姓,表明诗人对传统美德的重视。
    3. 景帝龙髯消息断:提到汉景帝的龙髯已然消失,暗示着权力的无常与历史的变迁。
    4. 异香空见李夫人:李夫人的香气依旧留存,象征着历史的美好,但同时也显现出一种无奈与惆怅。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霜露与春)、暗喻(李夫人的香气代表美好回忆),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天和历史的追忆,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孝道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意象分析:

  • 霜露: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不易。
  • :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勃发,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景帝与李夫人:历史人物代表了权力与爱情的交织,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露”象征什么? A. 天气寒冷
    B. 生命的脆弱
    C. 孝道的重要性
    D. 春天的美好

  2. “异香”在诗中指的是谁的香气? A. 汉景帝
    B. 李夫人
    C. 韩偓
    D. 兆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伤和对社会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韩偓的《过茂陵》与杜甫的《春望》都涉及对季节变化的感伤,但韩偓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关注当时的国事民生,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黄从善司业寄惠山泉 清闲处士颂 送刘季展从军雁门二首 不俗轩耐闲轩颂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次韵廖明略同吴明府白云亭宴集 次韵寅庵四首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其四 乞猫 几道复觅槟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驴前马后 怙过 眼盯盯 胶庠 止字旁的字 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畏的成语 积小致巨 醉舞狂歌 聩眊 豕字旁的字 矜功自伐 艸字旁的字 谏争如流 口字旁的字 张扬其事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