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3: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25
汉江行次
韩偓 〔唐代〕
村寺虽深已暗知,
幡竿残日迥依依。
沙头有庙青林合,
驿步无人白鸟飞。
牧笛自由随草远,
渔歌得意扣舷归。
竹园相接春波暖,
痛忆家乡旧钓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汉江边的所见所感。虽然村里的寺庙很深,天色已暗,但我仍然能感受到幡竿旁的夕阳依依。沙滩的尽头有座庙宇,周围青翠的树林环绕。驿道上无人行走,只有白色的鸟儿在天空飞翔。牧人的笛声悠扬,伴随远处的草地飘荡,渔夫们得意地唱着歌,划着船回家。竹林和园圃相连,春天的波光暖洋洋的,让我不禁怀念起故乡的旧钓矶。
作者介绍:韩偓,唐代诗人,字希夷,号雪窗,晚号无闷居士,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游历汉江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诗人们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个人情感。
《汉江行次》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而富有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把汉江的春日景色与个人的思乡之情相融合。首句“村寺虽深已暗知”便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寺庙的深邃与渐暗的天色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幡竿残日迥依依”则通过夕阳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即将离去的美好,令人感伤。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景色,如“沙头有庙青林合”,又有牧笛与渔歌的声音,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田园生活。“竹园相接春波暖”一句,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归属感。最后的“痛忆家乡旧钓矶”,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溢于言表,令人不禁感受到那份浓厚的乡愁。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唐诗的优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乡愁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色是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如何?
“白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