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3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2:58
原文展示: 观隋朝吟 邵雍 〔宋代〕 始谋当日已非臧,又更相承或自戕。 蚁蝼人民贪土地,泥沙金帛悦姬姜。 征辽意思縻荒服,泛汴情怀厌未央。 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隋朝的衰败和灭亡。诗中提到,隋朝最初的谋划就已经不善,后来的继承者更是自相残杀。人民像蚁蝼一样贪图土地,而统治者则沉迷于金银财宝和美女。征伐辽东的意图使得边疆荒废,而汴京的繁华也让人感到厌倦。三十六年的统治最终化为乌有,如果不是这样,天下也不会归于唐朝。
注释: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议论时事、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通过对隋朝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统治者贪婪无度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隋朝历史的深刻反思,揭示了统治者的贪婪和短视如何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蚁蝼人民贪土地”和“泥沙金帛悦姬姜”,形象地描绘了统治者的贪婪和人民的苦难。最后两句“三十六年都扫地,不然天下未归唐”更是直接点出了隋朝的短暂和唐朝的兴起,体现了历史的无情和必然。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牧的《阿房宫赋》,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反映了秦朝的奢华和灭亡。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丽人行》对比,两者都通过描写宫廷生活,反映了不同朝代的兴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