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兴亡吟 其一

《兴亡吟 其一》

时间: 2025-05-07 18:04:28

诗句

孙陈李三人,亡国体相似。

虽然少有文,何复语英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4:28

原文展示:

兴亡吟 其一 孙陈李三人,亡国体相似。 虽然少有文,何复语英气。

白话文翻译:

孙、陈、李这三个人,他们的国家灭亡的情况很相似。 尽管他们的文学作品不多,但为何不再谈论他们的英勇气概呢?

注释:

  • 孙陈李三人:指历史上三位因国家灭亡而著名的君主或领导者,具体指哪三位历史人物,诗中未明确指出。
  • 亡国体相似:指这三人的国家灭亡的情况和原因相似。
  • 虽然少有文:指这三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或作品不多。
  • 何复语英气:为何不再谈论他们的英勇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兴亡吟》可能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来探讨国家兴亡的原因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反思历史上的某些君主或领导者的命运,通过对他们亡国情况的相似性进行描述,来表达对英勇气概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孙、陈、李三位历史人物的亡国情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亡国体相似”暗示了这些人物在国家灭亡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和挑战。而“虽然少有文,何复语英气”则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人物英勇气概的怀念,以及对他们文学成就的不足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引发读者对国家兴亡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孙陈李三人:开篇直接点明主题,指出三位历史人物。
  • 亡国体相似:描述这三人的国家灭亡的情况相似,可能是指他们在面对外部压力或内部问题时的共同困境。
  • 虽然少有文:指出这三人在文学上的成就有限,可能是对他们文化贡献的评价。
  • 何复语英气:表达了对这些人物英勇气概的怀念,以及对他们历史评价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少有文”与“英气”的对比,突出了这些人物在文学成就和英勇气概上的差异。
  • 反问:“何复语英气”使用反问句式,增强了表达的情感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反思,探讨了国家兴亡的原因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表达了对英勇气概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 亡国体相似:这一意象反映了历史上的君主或领导者在国家灭亡时的共同困境。
  • 英气:这一意象代表了这些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孙陈李三人”是指哪三位历史人物? A. 孙权、陈胜、李渊 B. 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 C. 诗中未明确指出 D. 孙武、陈平、李斯 答案:C

  2. 诗中的“亡国体相似”指的是什么? A. 这三人的国家灭亡的原因不同 B. 这三人的国家灭亡的情况相似 C. 这三人的国家灭亡的时间不同 D. 这三人的国家灭亡的方式不同 答案:B

  3. 诗中的“何复语英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这些人物的文学成就的赞赏 B. 对这些人物英勇气概的怀念 C. 对这些人物的批评 D. 对这些人物的遗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英勇气概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邵雍的《兴亡吟》:两者都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
  •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邵雍的《兴亡吟》:两者都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对英勇气概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送沈虞卿秘监将漕江东二首 送僧 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送建州徐生 送禅师往妙香寺元住云溪 蔬饭 书事呈元声如愚起莘三兄 书僧房 书空对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计穷力竭 楞伽僧 干直 才朽形秽 包含布的成语 身字旁的字 默不作声 老而弥坚 文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又字旁的字 层见迭出 屋子 鸟字旁的字 县主 藏巧于拙 包含拜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