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5:55
春日杂兴
夜夜燃薪暖絮衾,
禺中一饭直千金。
身为野老已无责,
路有流民终动心。
每晚点燃柴薪,温暖了我的被褥;
在这人间,只有一顿饭的价值就如千金。
我作为一位乡野的老人,已没有什么责任;
但看到路旁的流浪者,我的心依然会有所触动。
本诗中提到的“流民”是指那些因战乱或自然灾害而失去家园的人,古代常有流民出现的现象。诗中表现出对流民的同情,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盛衰,对国家和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作品多涉及家国情怀、个人经历及自然景观。
《春日杂兴》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社会背景。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流民的同情,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对人间温暖的渴望。
全诗展现了陆游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和人道关怀。开头两句描绘了个人生活的温暖,夜晚生火取暖,仿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安逸享受。然而,随即转入对社会流民的同情,表现出诗人的良心和责任感。他虽然是“野老”,不再承担社会责任,但仍然对社会的苦难感到心痛,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中对“一饭”的强调,不仅突显了生活的艰辛,也反映出食物对人的重要性。陆游用“千金”来形容一顿饭的价值,既是对流民困境的同情,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慨。最后一句表达了尽管身处安逸,但对流浪者的关心仍在,展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全诗主题围绕人道关怀,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反思。陆游通过对比个人安逸与社会困境,呼唤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意象词汇 | 解释 | 文化内涵 |
---|---|---|
夜晚 | 象征孤独与思考,反映诗人内心的安静与沉重。 | 夜晚常被用来反思人生,隐含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
柴薪 | 代表生活的基础与温暖,象征安宁。 | 生活的柴薪象征着温暖与希望,反映人对生活的基本需求。 |
流民 | 象征社会底层的苦难与无助。 | 流民是社会动荡与不公的体现,反映了历史上无数人的悲惨命运。 |
诗中“夜夜燃薪暖絮衾”描述的是什么情景?
A. 白天的劳作
B. 夜晚的温暖
C. 春天的花开
答案:B
“一饭直千金”暗示了什么?
A. 饭菜丰盛
B. 食物的重要性
C. 生活富裕
答案:B
诗人对流民的态度是?
A. 冷漠
B. 同情
C. 责备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