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时间: 2025-05-03 21:56:49

诗句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6:49

原文展示:

乌巾白紵蹋京尘,
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
两行墨危尚如新。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
戴着乌巾,穿着白色绸衣走在京城的尘土上,
瑶树和琼林的美景照耀着路过的人们。
从西省归来,名声盖世,
两行字迹仍然清晰如新。

注释:

  • 乌巾:黑色的头巾,古时读书人常戴。
  • 白紵:白色的绸衣,代表清白和高洁。
  • 京尘:指京城的尘土,隐喻科举仕途的艰辛。
  • 瑶树琼林:美丽的树木与林木,象征美好前程。
  • 西省:指南宋的西部地区,可能与作者的经历有关。
  • 名盖代:名声盖过当代的人。
  • 墨危:指书写的墨迹,字迹尚且清晰。

典故解析:

“西省归来”可能指作者对自己或友人的期许和赞美,作者通过描写环境暗示新进士的光辉与荣耀。瑶树琼林则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或美好的前程,反映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以豪放、深沉著称,作品涉及诗、文、词等多个领域。陆游的诗作多表达报国之志和个人追求,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陆游在见到周洪道进京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这一成就的欣喜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周洪道作为进士,代表了士人的理想,并且与陆游的志向相呼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士人进京的场景,展现了陆游对好友周洪道的祝贺与期望。开头两句用“乌巾白紵”与“京尘”对比,展现了外在形象与内心追求的矛盾,表现出士人艰辛的求学之路。接着,瑶树琼林的意象引入了一种理想化的风景,既映衬了士人的崇高理想,也暗示出不平凡的前程。最后两句中,陆游以“名盖代”来称赞周洪道的成就,字迹依旧如新,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与期待。整首诗情感饱满,意象清晰,充分体现了陆游对友人的关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乌巾白紵蹋京尘”:描写了士人的身份与在京城中的行进,象征着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
    • “瑶树琼林照路人”:美好景象照耀行人,暗示着希望与光明的未来。
    • “西省归来名盖代”:突出了周洪道的成功,传达出对个人成就的肯定。
    • “两行墨危尚如新”:强调书写的清晰,象征着成就与记忆的永恒。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乌巾白紵”,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瑶树琼林的意象既美丽又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士人理想与荣光的赞美,传达了对友人成功的祝贺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展现了陆游对士人理想的共鸣。

意象分析:

  • 乌巾:象征士人身份与求学的艰辛。
  • 白紵:代表清白与高洁,反映士人的正直。
  • 瑶树琼林:美好理想与前途的象征。
  • 京尘:暗示科举之路的艰辛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乌巾”代表什么?
    A. 士人的身份
    B. 友人的成就
    C. 美好前途

  2. “瑶树琼林”象征了什么?
    A. 理想与荣耀
    B. 坎坷与艰辛
    C. 个人的遭遇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这两首诗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风格不同却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李白《早发白帝城》,两者均表现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但陆游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而李白则是对自己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这些书籍有助于深入理解陆游的创作背景与其诗歌的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七月二十二日遣怀 杜工部有同谷七歌其辞高古难及而音节悲壮可 题碧澜亭 玉楼春(丙子十月生) 将使有诗许移厨双溪次其韵 次韵胡连翁携诗见访 次韵巴陵罗簿送行二首 次韵答熊朝英 玉楼春 和韩毅伯拟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补于时 乙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包含边的成语 有声读物 入字旁的字 凵字底的字 举世无双 积善余庆 得霜鹰 龝字旁的字 雕结尾的成语 木阁 朱亥 高世骇俗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拭目倾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