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8:08
发陵州 文天祥 〔宋代〕
中原似沧海,万顷与云连。
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远树乱如点,桑麻郁苍烟。
一雁入高空,千鸦落平田。
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
雨痕留故衣,霜气袭重毡。
健马嘶北风,潜鱼乐深渊。
噫哉南方人,回首空自怜。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陵州的所见所感。中原大地如同浩瀚的海洋,广阔的天空中与云朵相连。清晨的明月正高挂在东方。远处的树木像是点点散落,桑麻在烟雾中显得郁郁葱葱。一只大雁飞入高空,成群的乌鸦则落在平坦的田野上。我在天地之间行走,感觉自己如同蚂蚁在磨石上打转。衣服上留下了雨水的痕迹,霜气袭来让我感到寒冷。健马在北风中嘶鸣,潜藏在深渊中的鱼似乎很快乐。唉,南方的人啊,回首往事只感到一阵自怜。
文天祥(1236-1283年),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他以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被后世尊称为忠臣。文天祥在抵抗元朝侵略的过程中屡次出征,战斗至死,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发陵州》作于文天祥被俘后,其身处的时代正是南宋灭亡、民族危难之际。此诗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蕴含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个人的无奈。
《发陵州》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和深邃意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辽阔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在这幅幅画面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开头的“中原似沧海,万顷与云连”,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广阔的中原比作浩瀚的海洋,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心灵的渺小。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明月和远处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彷徨。尤其是“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用蚂蚁的形象传达了渺小与无力感,表现出在浩瀚天地之间的孤独与无助。同时,雨痕与霜气的描写则强调了生活的艰辛与困境。最后一句“噫哉南方人,回首空自怜”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豪情与悲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命运的沉思,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责任感。
中原似沧海,万顷与云连。
大明朝东出,皎月正在天。
远树乱如点,桑麻郁苍烟。
一雁入高空,千鸦落平田。
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
雨痕留故衣,霜气袭重毡。
健马嘶北风,潜鱼乐深渊。
噫哉南方人,回首空自怜。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个人的无奈感。在美丽的自然中,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孤独与无力,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中“中原似沧海”形容的是哪个地区?
“我行天地中,如蚁磨上旋”中的“蚁”用来比喻什么?
诗中提到的“健马嘶北风”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