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桃源

《醉桃源》

时间: 2025-04-30 08:13:05

诗句

鸳鸯浓睡碧溪沙。

荷花深处家。

快风收电掣金蛇。

凉波流素华。

吴国艳,楚宫娃。

红潮连翠霞。

坐来忽忽烛光斜。

城头闻乱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13:05

原文展示:

醉桃源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鸳鸯浓睡碧溪沙。
荷花深处家。
快风收电掣金蛇。
凉波流素华。
吴国艳,楚宫娃。
红潮连翠霞。
坐来忽忽烛光斜。
城头闻乱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桃源景象:
鸳鸯在碧绿的溪沙上酣睡,
荷花深处是我温馨的家。
微风轻拂,像电光闪烁的金蛇般迅猛,
凉爽的波浪中流动着洁白的花瓣。
吴国的美女,楚国的宫女,
红色的潮水连绵着翠绿的霞光。
我坐下来,忽然发现烛光斜斜地照射,
城头传来了喧闹的乌鸦声。

注释:

  • 鸳鸯: 一种水鸟,常成双成对,象征爱情和美好生活。
  • 碧溪沙: 碧绿的溪水和沙滩,描绘出清丽的自然环境。
  • 荷花: 象征着纯洁和美好,深处的家代表着和谐美满的生活。
  • 快风收电掣金蛇: 形容风的迅猛和电光闪烁的感觉,带有动感。
  • 凉波流素华: 凉爽的波浪中流动着洁白的花瓣,营造出清新宜人的气氛。
  • 吴国楚宫: 指代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代表着美丽的女子和繁华的宫廷。
  • 红潮连翠霞: 描述了红色的潮水和翠绿的霞光交相辉映的景象。
  • 烛光斜: 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宁静。
  • 城头闻乱鸦: 描述了远处城市的喧嚣,形成宁静与喧嚣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千里生平的某个宁静时刻,可能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旨在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醉桃源》是一首描绘桃源理想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好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生活。首联“鸳鸯浓睡碧溪沙”,以鸳鸯的安静和溪沙的清澈,勾勒出一个宁静的场景。接下来“荷花深处家”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和谐美满的气氛,荷花的纯净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快风收电掣金蛇”一句,动感十足,表现了风的迅猛和生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随着“凉波流素华”,诗人将视角转向水面上的花瓣,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流动的美感。

后面的描写则展现了吴国和楚国的美丽女子,色彩鲜明的“红潮”和“翠霞”相互交织,渲染了诗人对美人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结尾“城头闻乱鸦”则将宁静的自然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感,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美丽的桃源中,也难以逃避现实的纷扰。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生活和情感的多重元素,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鸳鸯浓睡碧溪沙:描绘了鸳鸯在宁静的水岸上安静地睡着,象征着爱情的甜美与自然的和谐。
  2. 荷花深处家:通过荷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温馨家庭的渴望。
  3. 快风收电掣金蛇:形容风的迅猛和自然的动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4. 凉波流素华:波浪中流动的花瓣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5. 吴国艳,楚宫娃:展示了美丽女子的风采,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6. 红潮连翠霞:色彩的对比,象征着美丽和繁华。
  7. 坐来忽忽烛光斜:烛光的柔和照射暗示着夜晚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
  8. 城头闻乱鸦:城市的喧闹让人感到一丝无奈,形成与前文的宁静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 “快风收电掣金蛇”将风比作金蛇,形象生动,增强了动感。
  • 对仗: 表现形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 荷花、鸳鸯等意象丰富,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鸯: 爱情、美好生活的象征。
  • 荷花: 纯洁、优雅的象征。
  • 凉波: 自然的宁静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鸳鸯浓睡碧溪沙”主要描绘了什么? A. 鸳鸯的美丽
    B. 自然的宁静
    C. 城市的喧闹

  2. 诗中“快风收电掣金蛇”意在表现什么? A. 风的温柔
    B. 风的迅猛
    C. 风的静谧

  3. “城头闻乱鸦”与前文描绘的意境形成了什么? A. 对比
    B. 一致
    C. 矛盾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经典作品,描绘了理想中的桃源生活。
  • 《江雪》:柳宗元的诗作,展现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方千里的《醉桃源》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描绘了理想的生活环境,但前者更注重自然与情感的结合,后者则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燕 力疾马上走笔 柳二首 浪淘沙 携仙箓九首 闲步 效陈拾遗子昂 重阳山居 诗品二十四则。高古 王官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几字旁的字 南箕北斗 四点底的字 鱼字旁的字 道路指目 检驭 片字旁的字 云是 一之为甚 役损 了不可见 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尸字头的字 肝肠寸裂 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公道难明 瞒心 俗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