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8:16
点绛唇
作者: 方千里 〔宋代〕
绿叶阴阴,满城风雨催梅润。
画楼人近。朝雾来芳信。
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
无多闷。燕催莺趁。
付与春归恨。
春雨纷纷,绿叶阴影笼罩着这座城市,梅花在雨中渐渐开放。
画楼中有人靠近,晨雾中传来了芳香的信号。
别再谈论那雕鞍了,何必去数那吹拂的花阵呢?
心中无多烦闷,燕子催促着黄莺前来。
只好将这一切愁苦,托付给春天的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到梅花、燕子和黄莺等意象,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燕子与黄莺则常常与春天的生机联系在一起,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作者介绍
方千里,宋代人,字子容,号云子,诗词以清丽见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冷暖。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个人情感,风格细腻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时,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春雨中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这首《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情感。诗中“绿叶阴阴”描绘出春雨后的自然景象,生机盎然;而“满城风雨催梅润”则通过对梅花开放的关注,表现出春雨对生命的滋润与唤醒。整首词以“画楼人近”点明了人情的参与,诗人不仅在观察自然,也在与自然对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接下来的“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更是通过对骑马出行的想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燕催莺趁”一句,通过燕子和黄莺的互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含着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易逝,给人一种惆怅的感觉。最后“付与春归恨”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表现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与哀伤。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绿叶阴阴,满城风雨催梅润。
描述春雨中的城市景象,绿叶茂盛,雨水滋润梅花的生长。
画楼人近。朝雾来芳信。
画楼中有人靠近,晨雾中带来了花香的消息,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从解雕鞍,休数花吹阵。
暗示骑马出行,想要享受春天的美好,不必再计较细节。
无多闷。燕催莺趁。
表达心情不再压抑,燕子催促黄莺,象征春天的生机。
付与春归恨。
将对春天离去的惆怅与不舍托付给春天,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短暂春光的惋惜,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点绛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方千里
C. 杜甫
D. 白居易
“付与春归恨”中的“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期待
诗中提到的“绿叶阴阴”主要指什么?
A. 叶子茂盛
B. 叶子枯萎
C. 叶子变色
D. 叶子掉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千里的《点绛唇》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者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后者则更强调春雨的滋润与生命的复苏。两首诗都流露出对春天的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