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02
原文展示:
宴坐禅林度几秋,忽思归养指营邱。遥知北海孔文举,应重江南汤惠休。畏日流金征路远,长松偃盖旧房幽。庭闱晨夕供甘外,高论弥天不易酬。
白话文翻译:
在禅林中静坐度过了几个秋天,忽然思念起归乡养亲,指向营邱。遥想北海的孔文举,应该会再次重视江南的汤惠休。夏日炎炎,金光闪烁,征途遥远,古老的松树如伞般覆盖着旧时的居所,显得幽静。在庭院的晨昏之外,提供甘美的食物,高谈阔论,弥天大论不易回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江西吉水人。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以诗文著称。杨亿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为慧初道人归青州养亲而作。慧初道人是一位僧人,他在禅林中静修多年后,因思念家乡和亲人,决定归乡养亲。杨亿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慧初道人归乡养亲的理解和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慧初道人归乡养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归乡养亲的理解。诗中“宴坐禅林度几秋”描绘了慧初道人在禅林中的静修生活,而“忽思归养指营邱”则突出了他内心的思乡之情。后文通过“遥知北海孔文举,应重江南汤惠休”等句,表达了对慧初道人归乡后生活的祝愿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杨亿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慧初道人归乡养亲的理解和祝福。通过描绘慧初道人在禅林中的静修生活和他内心的思乡之情,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归乡养亲的理解。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忽思归养指营邱”中的“营邱”是指哪里? A.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 B. 江苏南京 C. 浙江杭州 D. 北京 答案:A
诗中“遥知北海孔文举”中的“孔文举”是指谁? A. 孔融 B. 孔子 C. 孔明 D. 孔乙己 答案:A
诗中“长松偃盖旧房幽”中的“长松偃盖”比喻什么? A. 松树枝叶茂盛如伞盖 B. 松树高大挺拔 C. 松树古老 D. 松树稀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