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石泉兰若

《题石泉兰若》

时间: 2025-04-28 20:02:04

诗句

矗竹为篱松作门,石楠阴底藉芳荪。

方袍近日少平叔,注得逍遥无处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02:04

原文展示

矗竹为篱松作门,
石楠阴底藉芳荪。
方袍近日少平叔,
注得逍遥无处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地方,竹子作为篱笆,松树作为门,石楠在阴影下生长着芳香的荪草。最近方袍的人少了,平叔也不在了,安闲的生活没有地方可以谈论。

注释

  • :高耸、直立。
  • :依靠、倚靠。
  • 芳荪:一种芳香的植物,常用于香料或药材。
  • 方袍:古代士人的服装,象征文人雅士。
  • 平叔:此处指的是一个朋友或知己,可能是作者的真实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式,字季直,唐代诗人,生于公元9世纪。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段成式隐居的石泉兰若,反映了他对于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这种隐逸生活在唐代诗人中颇受欢迎,代表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题石泉兰若》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逍遥自在的追求。诗中的竹篱松门构建了一个清幽的空间,石楠和芳荪的描写则增添了自然的气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隐士之境。诗人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透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安然。特别是最后两句,通过对“方袍”和“平叔”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对友谊的怀念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似乎在说即使身处如此宁静的环境,仍然无法摆脱内心对友情的渴望和对逍遥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自由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矗竹为篱松作门,竹子高耸,形成篱笆,松树作为门,表现出自然的宁静和与世无争的环境。
  • 第二句:石楠阴底藉芳荪,描绘了阴凉处生长的芳香植物,表达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恬淡。
  • 第三句:方袍近日少平叔,提到平叔的缺席,暗示生活中的孤独与思念。
  • 第四句:注得逍遥无处论,反映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但又感到无处可谈,表现出一种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和松树比作篱笆和门,形象化地描绘了环境。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竹、松、石楠、芳荪等自然意象,展示了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自由与隐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友情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一个清幽的环境,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逍遥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的品格与坚韧的精神。
  • :象征坚韧不拔的意志与长寿。
  • 石楠: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顽强。
  • 芳荪:象征生活的芬芳与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植物作为篱笆和门?

    • A. 竹和松
    • B. 梅和柳
    • C. 桃和杏
  2. “平叔”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朋友
    • B. 妻子
    • C. 书籍
  3.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 A. 否定
    • B. 向往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段成式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段成式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景色传达了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七夕 梅坳题石 其二 梅坳题石 其一 忆昔行 上林梅月 四会 夕阳 其二 夕阳 其一 沪上抒怀 题赠吴门邕上人 乌程水楼留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韋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鼠字旁的字 只争朝夕 度日如年 吟赏 国恨家仇 一波三折 阜字旁的字 丘首 豆字旁的字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炎方 破涕成笑 集萤映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