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4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48:18
菩萨蛮 答养臞翁梅词,并示同游诸生
作者: 夏承焘
霜风高处羞娇媚。
烟花浓处先回避。
本不识春愁。
负他月一钩。
缟衣邀共折。
素抱应同惜。
犹有最高枝。
无妨出手迟。
在寒霜的高处,花儿显得羞怯而妩媚。
在浓密的烟花中,先要避开那一切。
我本来不懂得春天的忧愁,
可如今却背负着那一弯明月。
穿着白衣的人邀请我去折梅,
我想我们都应当珍惜这份情意。
还有那最高的梅花枝,
即便出手晚了也无妨。
作者介绍:
夏承焘(1875-1925),字润卿,号雨云,晚号渔樵,近代诗人。他在诗歌创作上融合古典与现代,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民国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潮交融。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珍惜,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菩萨蛮 答养臞翁梅词,并示同游诸生》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首句“霜风高处羞娇媚”,描绘了寒冷中梅花的娇美,既表现出梅花的坚韧,也暗示了在困境中保有美丽的心态。接着提到的“烟花浓处先回避”,则传达出诗人对于纷繁复杂的生活的选择与取舍,显示出对纯粹情感的向往。
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诗人巧妙地用“本不识春愁”来反映自己的内心变化,原本对春天的愁苦不以为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愁苦却悄然袭来,令人感慨万千。接下来的“缟衣邀共折”,则提醒我们珍惜与友人的相处时光,强调共同欣赏梅花的美好时刻。
最后,诗中提到“犹有最高枝”,传达出一种不急于求成的态度,即便出手晚了一点,依然可以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哲理,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情感的珍惜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对友谊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霜风”主要指什么?
a) 温暖的春风
b) 寒冷的风
c) 夏日的微风
答案:b
“缟衣邀共折”中的“缟衣”象征什么?
a) 冷漠
b) 纯洁的情感
c) 复杂的情感
答案:b
诗人对“春愁”的态度是?
a) 早已习惯
b) 不以为然
c) 非常忧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