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36
孤云目断苍梧野。
无边落木萧萧下。
兹岁巳蹉跎。
其如芳草何。
玉阶生白露。
病骨伤幽素。
梦好更寻难。
相思锦帐寒。
孤云在苍梧的野外飘荡,目光所及已无尽头;
无边的落叶在萧萧秋风中纷纷而下。
这一年已然蹉跎,
它与芳草相比又有什么意义呢?
玉阶上已经生出白露,
我的病骨在幽暗的夜里更加虚弱。
美梦更难寻觅,
在锦帐中思念的心情如此寒冷。
“孤云”与“苍梧”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对孤独与渺小的描绘,常见于道家和隐士的诗歌中;“无边落木”则是对秋天景象的描写,传达了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刘基,字伯温,号景龙,元代诗人、政治家,擅长诗、文、书法,尤其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
《菩萨蛮》系列词作是刘基在感慨人生无常、思念故人的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萧瑟中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孤寂的深刻感受。
这首《菩萨蛮七首 其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孤云目断苍梧野”,以孤云隐喻诗人自己的孤独,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接下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则通过描绘秋天落叶的情景,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兹岁巳蹉跎”,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与自我人生的未能如愿;“其如芳草何”,则提出一种反问,仿佛在说与芳草相比,自己的生命和经历显得苍白无力。接下来的“玉阶生白露”,则引入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清冷的孤寂,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病骨伤幽素”,诗人以身体的虚弱映射内心的哀伤,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感受;“梦好更寻难”,在美梦难寻的对比中,表现出思念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一句“相思锦帐寒”则将思念与寒冷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锦帐本应温暖,但却因思念而显得寒冷,传递出浓烈的情感。
整首词以清冷的秋景为背景,融入个人的情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思念之情进行了深切的反思,情感基调悲凉而又深刻。
“孤云目断苍梧野”中的“孤云”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阶生白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刘基的这首词更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时光的感慨,而其他作品则可能更多地涉及社会背景和历史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