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七首  其七 集句

《菩萨蛮七首  其七 集句》

时间: 2025-04-27 14:44:36

诗句

孤云目断苍梧野。

无边落木萧萧下。

兹岁巳蹉跎。

其如芳草何。

玉阶生白露。

病骨伤幽素。

梦好更寻难。

相思锦帐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36

原文展示:

孤云目断苍梧野。
无边落木萧萧下。
兹岁巳蹉跎。
其如芳草何。
玉阶生白露。
病骨伤幽素。
梦好更寻难。
相思锦帐寒。

白话文翻译:

孤云在苍梧的野外飘荡,目光所及已无尽头;
无边的落叶在萧萧秋风中纷纷而下。
这一年已然蹉跎,
它与芳草相比又有什么意义呢?
玉阶上已经生出白露,
我的病骨在幽暗的夜里更加虚弱。
美梦更难寻觅,
在锦帐中思念的心情如此寒冷。

注释:

  •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孤寂和漂泊。
  • 苍梧:传说中的地方,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地方或无尽的寂寞。
  • 无边落木:形容秋天落叶的景象,表现出凄凉的气氛。
  • 蹉跎:指时光的流逝,未能如愿。
  • 芳草:指美好的事物。
  • 玉阶:指高贵的台阶,象征高雅的生活环境。
  • 白露:秋天清晨的露水,象征清冷和孤寂。
  • 病骨:身体虚弱,暗示诗人的身心疲惫。
  • 锦帐:华丽的帐子,象征富贵与温暖,但此时却显得寒冷。

典故解析:

“孤云”与“苍梧”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对孤独与渺小的描绘,常见于道家和隐士的诗歌中;“无边落木”则是对秋天景象的描写,传达了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景龙,元代诗人、政治家,擅长诗、文、书法,尤其以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

创作背景:

《菩萨蛮》系列词作是刘基在感慨人生无常、思念故人的情景下创作的。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萧瑟中对时光流逝和自身孤寂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菩萨蛮七首 其七》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首句“孤云目断苍梧野”,以孤云隐喻诗人自己的孤独,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接下来的“无边落木萧萧下”,则通过描绘秋天落叶的情景,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兹岁巳蹉跎”,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与自我人生的未能如愿;“其如芳草何”,则提出一种反问,仿佛在说与芳草相比,自己的生命和经历显得苍白无力。接下来的“玉阶生白露”,则引入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清冷的孤寂,进一步增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病骨伤幽素”,诗人以身体的虚弱映射内心的哀伤,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感受;“梦好更寻难”,在美梦难寻的对比中,表现出思念的无奈与痛苦;最后一句“相思锦帐寒”则将思念与寒冷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锦帐本应温暖,但却因思念而显得寒冷,传递出浓烈的情感。

整首词以清冷的秋景为背景,融入个人的情感,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云目断苍梧野:孤云漫游在苍梧的广袤草野,表明了诗人的孤独感。
  2. 无边落木萧萧下:无边的落叶在秋风中萧萧而下,渲染出凄凉的景象。
  3. 兹岁巳蹉跎:这一年已经在时间的流逝中蹉跎而过,体现了对时间的惋惜。
  4. 其如芳草何:与芳草相比,自己的生命显得无比脆弱和渺小。
  5. 玉阶生白露:高贵的台阶上已经生出了白露,暗示着清冷的环境。
  6. 病骨伤幽素:身体虚弱,内心的痛苦愈加沉重。
  7. 梦好更寻难:美好的梦境越来越难以寻觅,反映出诗人的失落。
  8. 相思锦帐寒:思念之情在华丽的帐中却显得寒冷,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云比作自己的孤独,生动形象。
  • 拟人:落木“萧萧下”,使自然景象富有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思念之情进行了深切的反思,情感基调悲凉而又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漂泊。
  • 苍梧:遥远之地,象征心灵的孤寂。
  • 落木: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芳草:美好与往昔的对比。
  • 白露:清冷的孤寂。
  • 锦帐:华丽的外表与内心的寒冷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孤云目断苍梧野”中的“孤云”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快乐
    • C. 友谊
    • D. 旅行
  2. 诗中提到的“玉阶生白露”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喜悦
    • C. 寒冷与孤寂
    • D. 兴奋
  3. 整首诗的主题是?

    • A. 爱情
    • B. 思乡
    • C. 时光流逝与孤独
    •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孤独与思念,但更强调酒与月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洒脱的心境。
  • 杜甫《春望》:在国家动荡中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刘基的这首词更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时光的感慨,而其他作品则可能更多地涉及社会背景和历史情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
  • 《刘基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开元天宝遗事 大扶 浪淘沙令 春思 次韵朱严州从李徽州乞牡丹三首 蟠龙岭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 甲辰除夜吟 余杭 富顺杨商卿使君曏与余相别于泸之合江,渺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露衣 豆字旁的字 刚戾自用 扇耀 包含鸪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鲜的成语 惨不忍睹 阿郎 尾欠 辛字旁的字 包含椠的词语有哪些 合开头的成语 走路子 拉捋自坏 糹字旁的字 老子婆娑 蚁阵蜂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