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08
相和歌辞·襄阳曲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
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襄阳的堤岸路途漫长,青草碧绿,杨柳黄绿交错。
不知道哪家姑娘在夜晚梳妆,红色罗帐内映出灯光。
她发上的雀钗和翠羽轻轻摇动,欲要出门却又不舍,脂粉的香气飘散。
她的女伴正在整理衣裳,庭院中寒冷的月光如霜般洁白。
贾谊在十八岁时就被称为才子,然而他却只能在门前感到一阵心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端(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少白,号清溪,原籍襄阳。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以细腻的观察和优美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端的襄阳故乡,诗中展现了襄阳的夜景与女子妆容,流露出对青春和美好情感的向往,以及对历史人物贾谊命运的感慨,反映了唐代社会对才子佳人的关注。
《相和歌辞·襄阳曲》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襄阳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长堤”、“草碧”、“杨柳黄”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转向一位正在梳妆的姑娘,红罗帐内的灯光映射出她的娇美,增添了夜的神秘感。
雀钗和翠羽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姑娘的妆容与优雅,仿佛在诉说她内心的犹豫,既想出门又不舍得离开。这里的“欲出不出”更是将姑娘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女性在爱情与自由之间的挣扎。
最后两句转向历史典故,提及贾谊,这一转折让整首诗增添了深度,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才子命运的无奈与惋惜,既是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青春的美丽和人生的苦涩,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人物贾谊命运的惋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与文化内涵,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审美观念与人文情怀。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贾谊在诗中被称为:
诗中提到的“红罗帐”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临相似主题时,表达出的情感与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