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

《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

时间: 2025-04-29 18:21:47

诗句

无缝冰轮万古同,御风飞到碧天中。

四方上下无遮碍,一点清光处处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21:47

原文展示:

无缝冰轮万古同,
御风飞到碧天中。
四方上下无遮碍,
一点清光处处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的月亮,象征着永恒的光辉,穿越无尽的时空,飞向碧蓝的天空。无论方位高低,月光都没有阻碍,清澈的光芒无处不在,照亮了四面八方。

注释:

  • 无缝:无缝隙,指月亮的光辉没有间断。
  • 冰轮:指月亮,形容其明亮如冰。
  • 御风:驾驭风,表示轻盈飞翔。
  • 碧天:蓝色的天空,象征着广阔与高远。
  • 无遮碍:没有阻挡,形容光辉的普遍性。
  • 一点清光:指月光,清澈而明亮。
  • 处处通:到处都能照亮,象征着光明的普遍性。

典故解析:

古时,月亮常被视为象征纯洁、明亮的事物。在道教和佛教中,月亮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智慧和灵性。诗中提及的“冰轮”与“清光”都是古代文人对月亮的传统称呼,常见于多首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0-1150),南宋诗人,字子昂,号白云山人。洪氏在文坛上以诗名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之时,诗人在困扰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寄托,通过描绘月亮的永恒与光明,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头“无缝冰轮万古同”抒发了月亮的恒久与不变,似乎与历史长河中的一切都没有区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下来的“御风飞到碧天中”,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超脱现实,追求自由的愿望。此句以动词“御”展示了诗人乘风而行的洒脱,营造出一种轻盈、自由的画面。

后两句“四方上下无遮碍,一点清光处处通”则强调了光明的普遍性与无障碍性,象征着真理与理想的光芒能够照亮每一个角落,给予人们希望和力量。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独具匠心,既有视觉的美感,又传达了深远的哲理,展现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无缝冰轮万古同:月亮的光辉如同没有缝隙的轮子,永恒而不变。
    • 御风飞到碧天中:在风中飞翔,直达蔚蓝的天空,象征自由与超然。
    • 四方上下无遮碍:无论在何处,光明都没有阻碍,象征着真理的普遍性。
    • 一点清光处处通:微弱的光辉却能照亮四面八方,暗示希望与智慧的传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轮”,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强调光明的普遍性,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永恒、光明与自由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渴望超脱现实的情感。

意象分析:

  • 冰轮:象征着纯洁、恒久的美好。
  • 清光:象征着智慧、真理和希望。
  • :象征自由与变化,暗示诗人渴望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冰轮”指代什么?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2. 诗中提到的“清光”主要象征什么?

    • A. 暴力
    • B. 真理与希望
    • C. 迷惑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光明与自由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洪咨夔的《月下用郑大参和沾维那圆觉韵》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月亮,但洪诗更注重于月亮的普遍性与自由,而李诗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寄托与思乡之情。两者虽同以月亮为主题,却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李雁湖大参赴遂宁 其二 夜坐忆剡溪 即事漫述四首 其三 和塞上曲 其二 迈陂塘 黄鹤楼扁舟访友图 麦山老人 双清图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春晓 其一 抱子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愕梦 高字旁的字 怨声盈路 包含筚的成语 卝字旁的字 白粉 包含皆的成语 死心搭地 捉开头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择木 虏父 包含板的成语 蜚瓦拔木 驭凤骖鹤 玉石同烬 乛字旁的字 攴字旁的字 一时之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