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3:31
烟罗倩影。风约幽香诗味冷。一叶无须。碧玉天然韵有馀。素心谁见。瑟瑟潇湘秋思远。酒醒灯阑。读惯离骚不忍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轻盈的女子身影,似乎被烟雾缭绕,幽香的气息让人感到诗意的清冷。那一片兰叶,似乎不需过多装饰,天然的碧玉色泽便展现出无限韵味。可是,谁又能看见她那纯洁的心呢?潇湘的秋风瑟瑟,带来远方的思绪。酒醒时分,灯光昏暗,我已读惯了《离骚》,却不忍心再去观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离骚》是屈原的著作,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常涉及到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的交织。
作者介绍: 黄燮清(1740-1807),字贞甫,号溪山,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受自然影响深刻,常常融入细腻的生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人风尚变化之际,强调个人情感与自然相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女性之美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这首《减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极致追求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烟罗倩影”便将读者带入一种轻盈、空灵的氛围,结合“幽香”二字,塑造出一种淡雅而超然的美感。诗中对兰花的描绘,既展现了其自然之美,又隐喻了作者对纯洁心灵的向往。
“素心谁见”中的无奈与孤独,反映了诗人对真情实感的渴望与现实的无情,将情感推向高潮。接着,通过“瑟瑟潇湘”引入秋天的意象,展现了思绪的纷扰,象征着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迷茫。最后一句“读惯离骚不忍看”则是情感的自省,既表现出对屈原悲愤情绪的共鸣,也反映了诗人心中深藏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迷惘,值得深思与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女性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孤独与情感无奈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烟罗倩影”描绘的是谁的形象?
“瑟瑟潇湘”中的“潇湘”指的是:
诗人读惯《离骚》,感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