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3:22
双旌暮卷小舂容,
画栋云生笑语中。
但觉山光侵酒绿,
不知日脚染溪红。
控临缥缈疑无地,
指点虚无欲驭风。
谁遣玉蟾催骑吹,
归来人影在朦胧。
黄昏时分,双旗轻轻卷起,映衬着小舂的美丽;
画栋高楼中,云彩缭绕,笑声盈耳。
只觉山的光影渐渐侵入酒的绿色,
不知不觉间,太阳的余晖已将溪水染成红色。
凭栏远眺,缥缈的山水似乎没有尽头,
随手指点虚无的空中,仿佛想要驾驭风。
是谁让月亮的神仙催促归来?
归来的身影在朦胧的夜色中显得模糊。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景仁,号蕴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情韵悠长,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作者在宴会上与友人共饮,感受到自然景色与人情味的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范成大的《次韵知郡安抚九日南楼宴集》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友谊的珍惜。诗的开头描绘了宴会的情景,双旌轻卷,画栋高耸,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欢快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随后的几句,诗人用“山光侵酒绿”形象地表现了自然景色对饮酒情绪的影响,酒的绿色与山的光影交融,形成一种醉人的美感。而“日脚染溪红”则画出了一幅夕阳西下、溪水泛红的动人画面,展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美丽。
当诗人“控临缥缈疑无地”,他在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仿佛一切都变得虚无缥缈,想要驾驭风的心情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一句提到“归来人影在朦胧”,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仿佛在说,无论宴会的欢庆如何,人与人之间的离别总是难以避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写宴会与自然景色,表达对朋友的珍惜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蟾”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月亮的别称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诗人通过哪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A. 酒色与山光
B. 夕阳与溪水
C. 笑语与双旌
D. 以上皆是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哀伤
B. 轻松愉悦
C. 思念与感慨
D. 迷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请根据需要进一步深入阅读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