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6:46
百衲畬山青间红,粟茎成穗豆成丛。
东屯平田粳米软,不到贫人饭甑中。
这首诗描绘了夔州的美丽田园景象:绿山间点缀着红花,稻谷和豆类丰收在望。东边的平田上,粳米长得又软又饱满,但这些好粮食却不被贫困的人所享用。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才,号山谷,南宋诗人,江苏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民众贫困,范成大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描绘丰收的景象,反映出农民的辛劳与不幸,表达对社会不平等的深切关注。
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九首》是他在夔州(今重庆)游历时创作的一组诗篇,其中第六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好,同时也潜藏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百衲畬山青间红”展现出青山和红花交相辉映的美景,生动地描绘了夔州的自然风光。接下来的“粟茎成穗豆成丛”,则进一步强调了丰收的喜悦,象征着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然在描写中,诗人用“不到贫人饭甑中”一句,骤然转折,犹如一记重锤,揭示了美好背后潜藏的社会不公,表现出对贫困农民的深切同情。
这样的构思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风光的赞美上,更加深了对贫富差距的反思,反映了范成大对社会现实的敏感与执着。通过对自然丰饶的描写与对人间苦难的映衬,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的渴望,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学中显得尤为珍贵。
逐句解析:
百衲畬山青间红:描绘了夔州的山峦之间,绿色的田野上点缀着红色的花朵,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象。
粟茎成穗豆成丛:写出了稻谷和豆类的丰收,表现出农田的富饶与丰盈。
东屯平田粳米软:特指东边的平田上种植的粳米,形容米粒的柔软,暗示着优质的农作物。
不到贫人饭甑中:突显出社会的不平等,尽管粮食丰收,却无法到达贫困人的餐桌,令人感到惋惜。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夔州的自然风光与农作物的丰收,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衲畬”中“衲”字的意思是?
A. 织物
B. 布
C. 粗糙
本诗中描述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诗中提到的“粳米”最能代表什么?
A. 贫困
B. 丰收
C. 灾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范成大的《夔州竹枝歌》与陶渊明的《饮酒》系列,前者更贴近现实,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隐逸生活与对自然的向往。两者共同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