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6:47
拨不断
名利竭,是非绝。
红尘不向门前惹,
绿树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补墙头缺,
竹篱茅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和是非的看淡,认为这些都已耗尽,无法再惹起内心的波澜。红尘的纷扰不再在自己门前徘徊,反而是那绿树特别适合在屋角遮挡视线。青山恰好填补了墙头的缺口,周围是竹篱和茅屋,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景象。
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然。
马致远(1255年-1321年),元代杂剧作家、诗人,代表作品有《汉宫秋》。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著称,常常在作品中反映出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对社会的思考。
《拨不断》创作于元代,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多感受到繁华背后的虚无,因而对名利的追求逐渐淡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
《拨不断》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名利与是非的看淡,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的开头“名利竭,是非绝”,点明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彻底放弃,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描写中,红尘的纷扰被自然的宁静所取代,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专注于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绿树和青山的意象,构成了一个理想的居所,代表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诗歌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的逃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对名利的看淡,表现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名利竭”意思是:
A. 名利未尽
B. 名利已经耗尽
C. 名利丰厚
D. 名利无所谓
“红尘不向门前惹”中的“红尘”指的是:
A. 红色的尘土
B. 田园的宁静
C. 世俗的纷扰
D. 自然的美好
诗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繁华
B. 内心的安宁
C. 名利的追求
D. 田园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