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8:54
叹朝堂水火,猿鹤虫沙,蓦起风波。
堕入红尘劫,化青磷碧血,白骨填河。
一杯一杯沈醉,天阙远如何。
恨赤手空拳,安能有剑,十万横磨。
行歌。到今日,没酒劝燕姬,板按秦娥。
蒿目荒凉地,走羌奴满道,络绎骡驼。
但听数声凄楚,征雁向南过。
底信断金门,垂杨挂丝离绪多。
叹息朝廷的纷争与火热,猿声、鹤鸣、虫叫、沙哑,突然之间又掀起风波。
我堕入红尘的劫难,化作青磷和碧血,白骨填满河流。
一杯又一杯地沉醉,天阙如此遥远,我该如何自处?
恨自己赤手空拳,怎么能有剑,十万磨难都无法抵挡。
行歌吟唱。直到今天,已经没有酒可以劝说燕姬,板起的曲调依旧是秦娥。
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羌族的奴隶满街而行,骡马络绎不绝。
只听得几声凄楚,征雁向南飞过。
到底是否能够信任那金色的大门,垂杨树下挂着离愁的丝线。
陈祖绶,清代诗人,生于清康熙年间,善于诗词,尤其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社会动荡的感慨。
《忆旧游》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游乐时光,表达对现实的失落与无奈。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忆旧游 其二》是一首情感深沉、意象丰富的诗作。开篇便以“朝堂水火”引入,迅速营造出一种动荡的政治氛围,暗示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与失望。接着描绘了红尘劫难的意象,白骨填河,展现了生死无常的惨淡景象。此时,诗人借助“青磷碧血”的形象,表现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一杯一杯沈醉”,似乎是在逃避现实的苦痛,而“天阙远如何”则道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感叹。接下来的“恨赤手空拳,安能有剑”更是突显出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与挣扎,表现了对力量与抵抗的渴望。
随后的描绘“羌奴满道,络绎骡驼”,让人感受到一种社会的荒凉与无情,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周遭的景象,表现出对旧日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征雁向南过”,则象征着离愁与孤独,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具有强烈情感共鸣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游乐的追忆,抒发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痛苦,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与对理想的渴望与失落。
这些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水火”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朝廷的纷争
C. 水与火的对比
“羌奴”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苦难与流亡
C. 和平
诗人通过“征雁”这一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愁与孤独
C. 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