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有以状元红牡丹见遗戏作一绝

《有以状元红牡丹见遗戏作一绝》

时间: 2025-04-26 13:50:47

诗句

含笑娅然灿晓霞,龙头一种绝诸家。

东风有意怜枯卉,乞与佳名不乞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47

原文展示:

有以状元红牡丹见遗戏作一绝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含笑娅然灿晓霞,
龙头一种绝诸家。
东风有意怜枯卉,
乞与佳名不乞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盛开的牡丹,含笑地在晨曦中绽放,宛如灿烂的朝霞。它的花朵如龙头般独特,超越了其他花卉。东风似乎特别怜惜那些干枯的植物,恳求它给予一个美名,而不是只求花朵的绽放。

注释:

  • 娅然:形容姿态优美,神态从容。
  • :光辉灿烂。
  • 龙头:形容牡丹花的形状,突出其独特之处。
  • 绝诸家:超越所有其他花卉。
  • 东风:象征春天和温暖,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气息。
  • :请求,恳求。
  • 佳名:美好的名声或称号。
  • 不乞花:不单求花的绽放,而是希望获得美好的名声。

典故解析: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富贵与繁荣,因其花大色艳而被誉为“花王”。“东风”在古诗中常与春天相联系,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盎然。而“状元红”则表明了对牡丹的珍视与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流谦,字公慎,号紫云,宋代诗人,擅长律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兼具清新与典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正值牡丹盛开的时节,作者通过牡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的热爱,同时也希望在干枯的环境中寻求一丝生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牡丹为主题,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牡丹的崇高地位与象征意义。首句“含笑娅然灿晓霞”描绘了晨曦中牡丹的美丽,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龙头一种绝诸家”进一步强调了牡丹的独特地位,突显它在百花中的绝美。

东风作为春天的使者,赋予了生命与温暖,诗中指出“东风有意怜枯卉”,不仅关心生态的复苏,更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怜惜与珍视。诗的结尾“乞与佳名不乞花”则表达了作者对名声的渴望,说明他更在乎的是内在的价值与精神层面的追求,而不仅仅是表面的繁华。

整首诗用词考究,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含笑”和“灿晓霞”展现牡丹的美丽与生机,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 第二句:强调牡丹的独特性,表明它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
    • 第三句:东风不仅带来春天,更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和关怀。
    • 第四句:寄托了诗人对美名的渴求,表达了对精神价值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牡丹比作“龙头”,形象生动。
    • 拟人:东风被赋予了感情,表现出对生命的关怀。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美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强调内在价值与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牡丹:象征富贵、美丽、繁荣。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与生命的复苏。
  • 枯卉:代表生命力的弱化,也反映了对生命脆弱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头”指代什么? a) 牡丹的花朵
    b) 东风
    c) 太阳

  2. 诗中“乞与佳名不乞花”意指什么? a) 只求名声,不求物质
    b) 只求花开,不求名声
    c) 求所有

答案

  1. a) 牡丹的花朵
  2. a) 只求名声,不求物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的《牡丹亭》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但更侧重于对时局的感慨与忧虑。
  • 《牡丹亭》:集中于对爱情与生命的思考,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流谦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定陵寺(寺在陵内)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送张成季往江上赋得垂杨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同赵进马元阳春日登长春宫古城望河中因寄郑损仓曹 咸阳送房济侍御归太原幕(昔尝与济同游此邑)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 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见寄 同耿湋、司空曙二拾遗题韦员外东斋花树 酬孙侍御春日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蚕的成语 名重识暗 钜儒宿学 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忧心如醉 动而若静 万代不易 违暴 音字旁的字 相吏 亠字旁的字 靓紁 屮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兵戎相见 不上不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