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4:15
放浪山颠与水涯,藜羹有味荐珍嘉。
根尘要识元非我,言语悬知未到家。
霜渚澄波空涨潦,风林脱木净浮华。
公明领取休论价,处事何须更作牙。
在山顶和水边放浪,藜羹的滋味比珍馐更佳。
要识根尘的真相,关键在于我并非此物;
言语悬而未解,心灵尚未达到理想的境界。
霜冻后的湖面澄澈,空荡荡的水面如涨潮,
风吹过树林,树木脱去浮华的外衣。
公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何必再计较价格,
处理事情不必再斤斤计较。
李流谦,宋代诗人,字子仪,号静斋,生于北宋。李流谦以其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常有哲理思考。
此诗作于李流谦与友人王正卿、何道夫交流之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诗中反映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李流谦在这首诗中以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的“放浪山颠与水涯”即表明了他不拘于世俗的生活态度,强调享受简单而真实的生活。藜羹的滋味比起珍馐更具吸引力,象征着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根尘要识元非我”则反映了他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表象所迷惑。此外,诗中“霜渚澄波空涨潦,风林脱木净浮华”描绘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纯净,传达出一种对浮华生活的厌倦和对真理的追求。
最后两句“公明领取休论价,处事何须更作牙”则表达了李流谦对待生活的态度,认为真理和公正是最重要的,处理事情不必过于计较得失,体现了他超然的处世哲学。这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传达了对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李流谦在诗中提到的“藜羹”象征什么?
a) 珍贵的美食
b) 朴素的生活
c) 复杂的人际关系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公明”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公正和真理
c) 个人名誉
d) 社会地位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追求名利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李流谦的诗歌更加强调对世俗的超脱,而陶渊明则更多描绘个人的隐逸生活。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流谦的意境更为深邃,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