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1 17: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7:02:22
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
作者: 李流谦 〔宋代〕
岩岩千丈松,大厦不收拾。
已作涧壑卧,更困蝼蚁穴。
天果无意哉,问龟龟不食。
悲歌气填膺,白虹为贯日。
向来亡公子,后日九州伯。
奈何蕞尔曹,乃敢观裸浴。
士穷有如此,於君更心恻。
平生治国手,仅脱在陈厄。
三彭捃细故,二竖每明德。
闻之投袂起,此士岂易得。
可无不赀药,粉珠屑白玉。
奋髯呵不祥,有神嘿操戟。
欻然蛙腹裂,还我苍玉璧。
一尊欲寿君,怅念风雨隔。
平吴固奇烈,更谨盘水执。
君身则千金,斯文但一发,
勉矣加餐饭,吾道係损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感受到的痛苦与对国家命运的思考。首句中提到“千丈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而“大厦不收拾”则暗示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困境。接下来,诗人感叹天命无常,问及龟卦却得不到答案,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力感。悲歌充满心胸,白虹穿越日月,象征着对理想和追求的渴望。
随后,诗中提到“亡公子”和“九州伯”,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不满。诗人在反思中指出,士人若无作为,心中难免感到忧伤。治国之道乃在于应对困境,最后几句则表达了对君主的祝福与期望,以及对文化和精神的重视。
作者介绍:李流谦,字廷琛,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多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李流谦在此诗中受病痛的影响,结合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李流谦的《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士人在病痛与社会困境中的无奈与坚持。诗的开头以“千丈松”引入,象征着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然而随着情感的发展,诗人却陷入一种对现实的无力感中。
在诗中,悲歌与白虹的意象交替,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李流谦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引发了对士人责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后半部分的祝福与期望则为全诗增添了希望的色彩,形成了一种悲中有乐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虽然沉重,却充满了对文化与精神追求的执着,反映了李流谦作为士人的道德情怀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困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未来的深切关怀,体现出诗人对理想和文化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千丈松”象征什么?
a) 坚韧与不屈
b) 脆弱与无奈
c) 美丽与优雅
答案:a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无奈与忧虑
c) 漠不关心
答案:b
“一尊欲寿君”中的“寿君”指的是?
a) 君主
b) 朋友
c) 家人
答案:a
《登高》 vs. 《黄思忠病起作此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