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7:46
春晓太平公主小楼闻吟双管
沈佺期 〔唐代〕
主家天上凤楼人,
传得仙音到客新。
未省落梅和折柳,
风吹散作万家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公主在春天的早晨,身处高楼之中,听到传来的笛声和乐音。楼上的佳人宛如天上的凤凰,传来的声音让客人感到新鲜愉悦。未曾留意到落梅和折柳的春意,微风将这些景象轻轻吹散,仿佛化作了万家春色。
“凤楼”常常用来象征高贵的女性,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常与公主、贵妇相联系。梅花和柳树都是春天的象征,梅花的凋零预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流逝,柳树则是春天生机的代表。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情,风格清丽,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可能是在一个温暖的早晨,诗人因听到美妙的乐音而有所感触。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瞬息万变的感慨。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四句的绝句,音韵和谐,令人朗朗上口。诗中通过“凤楼”这一意象,将高贵的场所与高雅的气氛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传得仙音到客新”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传播带来的新鲜感,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梦幻的世界。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春天的变化。落梅与折柳的意象相结合,既表现了春天的短暂,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最后一句“风吹散作万家春”则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春意结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晨的美好与瞬息万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珍惜,展现出古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沈佺期
D. 白居易
“凤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高贵的女子
C. 普通人家
D. 乡村
诗中提到的“落梅”和“折柳”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春天的流逝
C. 夏天的来临
D. 秋天的收获
参考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