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56
死生事紧,悬甚儿孙。
怡然跳出家门。
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
常常澄心绝虑,便名为捉马擒猿。
尘念断,觉惺惺洒洒,自悟玄言。
至妙精微去处,在风邻月伴,
两脚云根。
寂静方知洞里,别是乾坤。
性命岂由天地,这灵明返本还元。
归蓬岛,更无生无灭常存。
生死是件紧迫的事,儿孙的牵挂让人悬心。
我悠然自得地走出了家门。
在物外逍遥自在,住在一个无事可做的闲暇之处。
常常清心寡欲,便能够称得上是捉马擒猿。
尘世的杂念断绝了,觉醒时清澈明亮,自己领悟了深奥的道理。
至妙精微的境地,在于风与月的伴随,
我的双脚如云根一般。
在寂静中才能了解洞中的奥秘,那是另一番天地。
性命难道由天地所决定,这灵明的本性回归本源。
回到蓬莱仙岛,更是无生无灭,常存于世。
作者介绍:马钰,元代诗人,擅长道教、禅宗诗词,作品多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人们对生死、命运的思考愈发深刻。马钰借此诗表达对世事的淡泊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与领悟。
这首《满庭芳》以清新脱俗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尘世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死生事紧”引入,直接揭示生死这条线索的紧迫感。接着,作者通过“怡然跳出家门”展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仿佛在告诉读者,虽有生死之忧,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才是最重要的。
在“常常澄心绝虑”中,诗人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智慧,表明通过放下世俗的牵挂,才能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他借助“捉马擒猿”这一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既不追求世俗的繁华,也不被尘世的纷扰所困扰。
诗的最后几句,作者通过“性命岂由天地”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强调灵魂的返本还元,追求一种永恒的存在。这种思想与道教的“无生无灭”相呼应,展现了马钰对生命深邃的理解与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捉马擒猿”)、对仗(如“物外逍遥,住个无事闲轩”)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艺术表现。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对物质世界的超脱,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道教思想的深邃与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死生事紧”,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常常澄心绝虑”中的“澄心”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