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29
满庭芳 其一 山怜
作者:曹尔堪 〔清代〕
壁印狐踪,林开鹿径,山家真个萧条。
樵归一束,时带猬中毛。
灶下莫愁薪爨,方才拾老柏枯蕉。
常扃户,晚间兔尽,饥虎正悲号。
良宵,偏不出,倦支石枕,醉卧松梢。
说好山无数,奇解寻敲。
犹记十年前事,承平久官税都饶。
妻孥食,有时无米,橡栗也常烧。
在山壁上留下了狐狸的足迹,林中开辟出鹿的踪迹,山间的家园显得格外萧条。
樵夫归来时提着一束柴,偶尔带回一些刺猬的毛。
灶下无须担心柴火,刚好捡到枯老的柏树和蕉叶。
常常关上门,晚上兔子捕尽,饥饿的老虎在悲鸣。
良辰美景,却偏不愿出门,疲倦地依靠石枕,醉卧在松树的枝头。
说这山中风景无数,奇妙的解读就像敲击的音响。
仍然记得十年前的事,那时安宁,官税也都丰盈。
妻子和孩子的饮食,有时也没有米,橡子和栗子也常常可以烧。
作者介绍:曹尔堪,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乡村生活,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山中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当下困境的感慨。
《满庭芳 其一 山怜》是一首具有浓厚田园色彩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开篇便以“壁印狐踪”引入,勾勒出山林的幽静,而后通过“樵归一束”反映出人们的劳动生活。整首诗虽然以自然景观为主,但在描写中透露出一丝忧愁,尤其是“饥虎正悲号”的意象,表现了生存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回忆了十年前的安宁,反映了作者对昔日繁荣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困境的无奈。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中流露出一种无所依托的孤独感,尽管大自然依旧宁静,但人们的生活却在困顿中挣扎。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交融,诗人展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在描绘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满庭芳 其一 山怜》中的“壁印”指的是什么?
A. 墙壁上的印迹
B. 墙壁的颜色
C. 墙壁的材质
诗中提到的“饥虎正悲号”指的是什么?
A. 一只老虎在哭
B. 生活的艰辛与竞争
C. 动物的捕猎行为
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主要体现在诗的哪一句中?
A. 樵归一束
B. 犹记十年前事
C. 常扃户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尔堪的《满庭芳 其一 山怜》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现实的困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们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