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2:12
禁火清明,春归天上,空传佳丽。
梨花飞雪,吹落阑干如绮。
掩流苏环佩姗姗,壁间遗挂生绡腻。
剩千堆麝粉,子规啼煞。
柳绵初起。遥睇。
纱窗畔,恰宝镜尘封,瑶台迤逦。
綵鸾飞去,红杏词添憔悴。
怅蕉林退食归来,返魂香冷薰笼倚。
漫伤神,奉倩诗成,只裹珍珠泪。
清明时节禁止生火,春天已回归天上,只留下空传的美丽佳人。
梨花如雪般飞舞,吹落了阑干上的花瓣,宛如绮丽的织物。
流苏和环佩轻轻掩盖,墙壁上遗留的绡缎依旧光滑细腻。
剩下的香气像千堆麝粉,子规鸟在叫声中悲切。
柳絮初起,远望去,
纱窗旁,恰似尘封的宝镜,瑶台的景色迤逦。
彩鸾飞去,红杏的词句更显得憔悴。
怅惘间在蕉林中退食归来,返魂香冷冷地倚靠在薰笼上。
漫伤神,奉上这首诗,只裹着珍珠般的泪水。
徐釚(生卒年不详),字仲宣,号白云,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常以抒情和咏怀为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本诗创作于寒食节前后,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哀悼与思念。诗人在春回大地之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触动了深切的情感。
《琐窗寒》是徐釚在寒食节期间所作,诗中充满了对逝者的思念与哀伤。开篇即以“禁火清明”引入,清明节的禁止生火与祭祀活动,营造出一种哀悼的氛围。接下来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与悲伤交织,梨花飞雪的意象不仅表现春天的生机,也暗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中“掩流苏环佩姗姗,壁间遗挂生绡腻”展现了逝者生前的优雅和美丽,流苏和环佩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温柔的往事。接下来的“剩千堆麝粉,子规啼煞”将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子规的啼鸣象征着对故人的无尽哀痛。
诗的后半部分“漫伤神,奉倩诗成,只裹珍珠泪”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珍珠泪水象征着深沉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伤感,整首诗在美的描绘中凝聚了深邃的情感,令人动容。
整首诗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思念,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同时也显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清明节通常禁止什么?
a. 吃饭
b. 生火
c. 上山
“梨花飞雪”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落叶
c. 夏天的繁花
诗中“子规”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