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5:44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作者:欧阳修
望系朝廷重,文推天下工。
清名畏杨绾,故事问胡公。
物议垂为相,风流顿已穷。
仁言博哉利,献替有遗忠。
这首诗表达了对宋宣献公的怀念。他在朝廷中受到重视,文采出众,影响深远。他的清白名声让人钦佩,许多人询问他的事迹。人们议论他作为宰相的表现,但他的风采似乎已然不再。即使他曾提出仁义之言,但在权力的更替中,他的忠诚和贡献却被遗忘。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诗人。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主张古文运动,强调文辞的简洁和明了。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作于欧阳修为宋宣献公的去世而作,以表达对其的哀悼和对其政治生涯的反思,展示了当时政治的复杂与人事的无常。
这首挽词凝聚了欧阳修对宋宣献公的深切怀念,表面上看似对一位已故官员的哀悼,实际上却折射出对政治环境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宣献公所代表的清白与忠诚的回忆,揭示了当时朝廷内外的复杂关系和人事的变迁。作者在字句间流露出的哀伤与惋惜,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个体命运的渺小。尤其是“风流顿已穷”一句,既是对宣献公风采的叹息,也暗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欧阳修的字是什么?
A) 永叔
B) 子文
C) 子安
“风流顿已穷”是指什么?
A) 宣献公的风采消失
B) 宣献公的官职升迁
C) 宣献公的财富增加
诗中提到的“杨绾”象征什么?
A) 忍耐
B) 清白与正直
C) 权力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