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一皇后合五首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一皇后合五首》

时间: 2025-04-26 06:35:11

诗句

五色双丝献女功,多因荆楚记遗风。

圣君照物同天鉴,不用江心百链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5:11

原文展示:

五色双丝献女功,多因荆楚记遗风。
圣君照物同天鉴,不用江心百链铜。

白话文翻译:

五色的丝线双双相交,象征着女性的辛劳与贡献,这一切都源于荆楚地区的传统风俗。圣明的君主如同天上的明镜,照耀着万物,不需要江心的铜链来衡量。

注释:

  • 五色双丝:指五种颜色的丝线,象征端午节的习俗,体现女性的手工技艺与贡献。
  • 女功:指女性的手艺,特别是缝纫、刺绣等。
  • 荆楚:古代的楚国和荆国地区,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 圣君:指明君,具有智慧和德行的君主。
  • 江心百链铜:指江中用铜制成的称量物,暗示这类物品不如明君的智慧。

典故解析:

  • 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流行于江南一带,相关的习俗包括挂艾草、吃粽子等。
  • 荆楚文化:荆楚地区自古以来以其丰富的文化传统著称,特别是与屈原、端午相关的习俗。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倡导古文运动,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在端午节期间,诗人以此诗表达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继承,同时借以赞美明君的德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发扬。诗中用五色双丝象征女性的辛勤劳作,给人以深刻的文化印象。同时,诗的后半部分将女性的贡献与君主的智慧相对比,表现出社会的和谐与美好。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节日的气氛与政治理想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节日的歌颂,更是对社会风气、家庭责任、君主德行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关注社会与人文的宽广视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五色双丝献女功:开篇直接提到女性的辛勤与传统。
    • 多因荆楚记遗风:强调这一习俗的历史渊源,体现文化传承。
    • 圣君照物同天鉴:引入君主,表明优秀的治理能照亮万物。
    • 不用江心百链铜:表达了明君的智慧不需依赖外物,强调内在的德行。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君主的智慧比作“天鉴”,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 全诗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强调女性的贡献和明君的德行,展现出和谐社会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五色丝线:象征女性的智慧与努力,同时也寓意着节日的欢乐与团聚。
  • 圣君:象征着理想的领导者,代表着智慧和德行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色双丝”象征什么?

    • A. 男性力量
    • B. 女性的辛勤与贡献
    • C. 自然景色
    • D. 战争胜利
  2. 诗中提到的“荆楚”主要指什么?

    • A. 一个地名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习俗
    • D. 一位历史人物
  3. “圣君照物同天鉴”中的“天鉴”比喻什么?

    • A. 明亮的星星
    • B. 明君的智慧
    • C. 一面镜子
    • D. 太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即事》 by 杜甫
  • 《离骚》 by 屈原

诗词对比: 比较欧阳修的这首诗与屈原的《离骚》,两者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但屈原的作品更加关注个人的遭遇与情感,而欧阳修则强调社会的和谐与女性的贡献。

参考资料:

  • 《欧阳修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兴化县 得池阳书 喜晴一首 药洲四首 再和二首 冬至四绝 景定初元即事十首 七十八咏六言十首 二月二十日再锁宿四绝 杂咏一百首·吕不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巾字旁的字 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回跸 弥缝其阙 欲盖弥著 髟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展视 龙孙 包含颦的词语有哪些 陈结 磨磨蹭蹭 包含射的词语有哪些 夹七夹八 斗字旁的字 包含布的词语有哪些 齐趋并驾 老王卖瓜 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