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3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35:21
四时成万物,寒暑迭钧陶。
壮阳当用事,大夏蒸炎歊。
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
身微天地阔,四顾无由逃。
九门阊阖开,万仞昆仑高。
积雪寒凛凛,清风吹寥寥。
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
四季交替,万物生长,寒冷与炎热交替。
在盛夏时节,阳光炙烤着大地。
自然本无情,抱怨其实毫无意义。
我虽身处渺小,但天地广阔,四周无处可逃。
九门大开,昆仑山高耸入云。
积雪严寒刺骨,清风轻轻吹拂。
我虽然想去那遥远的地方,但我的身体没有翅膀。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在诗词、散文、史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其以《醉翁亭记》而闻名。欧阳修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结合个人体验与社会现实。
《大热二首》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气候变化带来的夏季高温,诗中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反映了人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渺小,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大热二首》通过描绘四季变化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便以“四时成万物”开篇,展现了自然规律的伟大与不可抗拒。随着季节的轮转,诗人感受到盛夏的炙热和寒冬的凛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无奈感。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直言“造化本无情,怨咨徒尔劳”,揭示了自然界的冷漠与人类的无力,反映了诗人在炎热季节的焦虑与烦恼。诗人感叹“身微天地阔”,表达了自己的渺小与对大自然的敬畏。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昆仑山的巍峨与寒风的轻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全诗最后一句“嗟我虽欲往,而身无羽毛”,则进一步将个人的渺小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夏日酷暑的感叹,更多的是对生命、自然与人际关系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与个人的感受,揭示了人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无奈与渺小,表现了对生命与存在的哲思。
“四时成万物”中的“四时”指的是?
A. 四个季节
B. 四个方向
C. 四个元素
D. 四个阶段
“怨咨徒尔劳”中的“徒尔劳”是什么意思?
A. 有所作为
B. 徒然无用
C. 费力不讨好
D. 付出努力
“身微天地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自信
B. 渺小与无奈
C. 强大与勇敢
D. 快乐与满足
欧阳修与杜甫在描绘自然景物时,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春天的生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而欧阳修在《大热二首》中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感受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