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33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摇檝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江南并不是不好,然而楚地的客人却感到忧伤。
摇着小船渡过天平江,迎接来的人,树木似乎也在期待。
雨后,吴地的山岫伫立,阳光照耀着海门的开口。
虽然与中原的险峻不同,这方隅的景色也是壮丽的。
陈与义的《渡江》反映了南北文化的差异,尤其是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诗中提到的“楚客”可以看作是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而“雨余吴岫”与“日照海门”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示了江南的美丽与生机。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景仁,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和人情,作品常透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或是在旅行过程中经过江南,感受到江南的风光与楚地游子的情感,故而写下此诗。
《渡江》是一首表现江南美丽景色与游子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江南非不好”引入,表明虽然江南的景致如诗如画,但离乡的游子心中难免有一丝哀愁。接着,诗人描绘了摇船渡江的情景,生动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环境。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两句,描绘了雨后清新的吴地山岫与阳光普照的海门,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令人心生向往。最后一句“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则表现了诗人对江南山水的赞美,尽管这里的险峻与中原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独特的壮丽也让人心生敬仰。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渗透出对故乡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江南的深切眷恋和对游子身份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地将江南的美与游子的心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江南风光的细致描绘,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江南自然美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是哪个朝代的?
“楚客”指的是哪些地方的人?
诗中提到的“海门”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陈与义的《渡江》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渡江》更多地体现了游子的思乡情,而《山居秋暝》则更注重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