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1:41
双双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涧。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这首诗描绘了山涧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意蕴。清澈的水流在两旁夹道而行,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妙趣。山石在阳光下闪烁着清辉,草木从涓涓细流中吸取了丰富的养分。泉水散发着宝贵的气息,樵夫和牧童都为潜藏的蜃景而惊异。仙翁独自坐在高处,华池滋养着水的灵性。神泽温润而清凉,骨骼坚硬的老者更显得刚强。青苔石头上安卧着碧水,时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晶莹的美酒在水声中荡漾,淡淡的意境让人心无旁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抵抗外敌侵略,最后在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时被俘,后因拒绝投降而殉国。文天祥的诗歌常蕴含豪情壮志,抒发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涧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双双夹方流,知有至妙蕴”以水流为引,暗示着自然界的深邃与奥妙。接着,山石与草木的描写,展示出自然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泉源、樵牧,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仙翁的独坐则引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考。华池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水的灵性和生命力,象征着超脱与清净。后面描述的“苔矶枕泓碧”与“时有鱼出听”,则渲染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情景交融,运用丰富的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了深厚的哲理与人生态度。诗歌中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通过描绘清幽的山水,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双双夹方流”指的是:
A. 水流被山石夹着
B. 两条水流汇聚
C. 水流静止不动
“仙翁”在诗中象征的是:
A. 普通人
B. 隐士或高人
C. 劳动者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