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

时间: 2025-05-01 01:31:41

诗句

双双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涧。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1:41

原文展示:

双双夹方流,知有至妙蕴。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涧。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涧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意蕴。清澈的水流在两旁夹道而行,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妙趣。山石在阳光下闪烁着清辉,草木从涓涓细流中吸取了丰富的养分。泉水散发着宝贵的气息,樵夫和牧童都为潜藏的蜃景而惊异。仙翁独自坐在高处,华池滋养着水的灵性。神泽温润而清凉,骨骼坚硬的老者更显得刚强。青苔石头上安卧着碧水,时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晶莹的美酒在水声中荡漾,淡淡的意境让人心无旁骛。

注释:

字词注释:

  • 夹方流:水流在两旁被山石夹着流动。
  • 至妙蕴:深奥的内涵或美妙的意境。
  • 清晖:清澈的光辉。
  • 馀涧:从水流中得到的养分。
  • 宝气:珍贵的气息。
  • 樵牧:砍柴的人和放牧的人。
  • :传说中的一种海中妖怪,常与美景联系。
  • 危坐:高处端坐。
  • 华池:美丽的池塘。
  • 水性:水的灵性或特性。
  • 温而栗:温暖而清凉。
  • 骨峭:骨骼坚硬,形容人健壮。
  • 枕泓碧:靠在碧水旁。
  • 鱼出听:鱼儿跳出水面,发出声音。

典故解析:

  • 仙翁:指道教的高人或隐士,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生活。
  • 糜琼饭:指美酒,隐喻美好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抵抗外敌侵略,最后在元军攻陷南宋都城临安时被俘,后因拒绝投降而殉国。文天祥的诗歌常蕴含豪情壮志,抒发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题延真罗道士玉涧》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中表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涧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双双夹方流,知有至妙蕴”以水流为引,暗示着自然界的深邃与奥妙。接着,山石与草木的描写,展示出自然的和谐美。诗中提到的泉源、樵牧,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

仙翁的独坐则引发了人们对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思考。华池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水的灵性和生命力,象征着超脱与清净。后面描述的“苔矶枕泓碧”与“时有鱼出听”,则渲染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情景交融,运用丰富的意象,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也反映出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了深厚的哲理与人生态度。诗歌中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悠然自得的情感,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双夹方流,知有至妙蕴:水流被两岸的山石夹着流动,似乎蕴藏着无尽的奥妙。
  • 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涧:山石在阳光下闪烁,草木从水中得到滋养。
  • 泉源皆宝气,樵牧骇潜蜃:泉水散发出珍贵的气息,樵夫与牧童为此惊奇。
  • 仙翁独危坐,华池养水性:仙人独自坐在高处,华池滋养着水的灵性。
  • 神泽温而栗,骨峭老益劲:泉水温暖而清凉,坚韧的老人更加刚强。
  • 苔矶枕泓碧,时有鱼出听:青苔石上安卧着碧水,时而有鱼儿跃出水面。
  • 糜琼饭潺湲,冲淡意无朕:清澈的流水中,淡淡的美酒让人无所挂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和泉源比作珍贵的气息,增添了诗的意境。
  • 拟人:泉水被赋予“宝气”,使之具有生命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如“山石发清晖,草木得馀涧”展现出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渴望。通过描绘清幽的山水,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象征生命与灵动,反映出自然的流动与变化。
  • 山石:代表坚固与永恒,彰显自然的力量与稳定。
  • 仙翁:象征超脱与隐逸,指向理想的生活状态。
  • 华池:代表美的境界,传达出清净与纯粹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双夹方流”指的是: A. 水流被山石夹着
    B. 两条水流汇聚
    C. 水流静止不动

  2. “仙翁”在诗中象征的是: A. 普通人
    B. 隐士或高人
    C. 劳动者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政治的批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文天祥:李白的诗歌多表现豪放与个性,文天祥则更倾向于抒发理想与对自然的思考。
  • 王维与文天祥:王维的山水诗强调禅意与宁静,文天祥则通过山涧描摹隐士生活的理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总汇》
  • 《宋代诗人传记》
  • 《文天祥全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学道难成 点绛唇 其六 南昌寓楼见周屺公题壁依韵和之 点绛唇 点绛唇(集句) 点绛唇(周园分题得湖上闻乐) 点绛唇 点绛唇 点绛唇(留博山寺,闻光风主人微恙而归,时春涨断桥)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点绛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巳字旁的字 妇人醇酒 视人如伤 停絶 豆字旁的字 光阴似箭 纯稚 宸音 如狼牧羊 屠母 寒灰更然 川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垂翼暴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