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翰林权直罢归和朱约山韵

《翰林权直罢归和朱约山韵》

时间: 2025-05-02 11:16:00

诗句

闲云舒卷无声画,醉石敲推一色棋。

试问挂瓢栖碧洞,何如襆被卧彤闱。

梦中芳草还成路,别后黄花又是时。

羞杀今年堂上燕,片心寄与雁南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6:00

原文展示:

闲云舒卷无声画,
醉石敲推一色棋。
试问挂瓢栖碧洞,
何如襆被卧彤闱。
梦中芳草还成路,
别后黄花又是时。
羞杀今年堂上燕,
片心寄与雁南飞。

白话文翻译:

闲云在空中舒展和卷起,仿佛无声的画作;
醉了的石头敲打着棋子,推着一色的棋局。
我试问那挂着瓢的栖息于碧洞里的人,
与我在温暖的红墙里卧躺,哪个更好呢?
梦中那芳草仍然成了我的归路,
别后那黄花又到了时节。
今年的燕子在堂上飞来飞去,我感到羞愧,
我那片深情寄托给了南飞的雁。

注释:

  • 闲云:指悠闲的云彩,象征宁静自在的生活状态。
  • 醉石:指陶醉于棋局中的人或物,表现出对棋的沉迷。
  • 挂瓢:指挂着水瓢的人,象征隐士或过着简朴生活的人。
  • 碧洞:清幽的山洞,象征隐逸的生活。
  • 襆被:指厚重的被子,暗喻富贵舒适的生活环境。
  • 彤闱:指红色的门窗,象征富贵的居所。
  • 芳草:指美好的道路或希望。
  • 黄花:指秋天的菊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情感。
  • :指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提及的“挂瓢栖碧洞”出自隐士生活的理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黄花”暗合了“离别”的主题,菊花在古代常与别离相联系,尤其在秋天,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子华,号山谷,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国家沦陷时坚持抗元,最终被俘而殉国,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忠臣形象。

创作背景:

《翰林权直罢归和朱约山韵》写于文天祥晚年,正值国家危难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闲云、醉石、碧洞、彤闱等意象,构建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处境的思考。诗人以闲云缓慢的舒卷,暗喻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世俗繁华和喧嚣的无奈与逃避。醉石与棋局的结合,既表现了生活的乐趣,也反映了内心的沉醉与迷惘。

而“试问挂瓢栖碧洞”则引导读者思考隐士的生活与繁华世界的区别,展现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此后,通过“梦中芳草还成路”的描绘,诗人将现实与梦境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心中不灭的希望与追求。

最后一联中,燕子与雁的对比,传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情感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深情厚谊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展现出文天祥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云舒卷无声画:描绘了闲适的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醉石敲推一色棋:表现了对棋艺的热爱,暗示诗人的心境。
  3. 试问挂瓢栖碧洞:提问隐士的生活,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何如襆被卧彤闱:对比隐逸与富贵的生活,表达内心的矛盾。
  5. 梦中芳草还成路:梦境中的希望,象征归路与追求。
  6. 别后黄花又是时:感叹时间流逝,表示对离别的惆怅。
  7. 羞杀今年堂上燕:对燕子的羡慕与自愧,反映出诗人的情感。
  8. 片心寄与雁南飞:表达对远方的思念与寄托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闲云”与“醉石”,分别比喻心境的宁静与迷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艺术效果。
  • 象征:燕子与雁象征着不同的情感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与繁华生活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情感寄托的深思。表现了文天祥作为爱国者的复杂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由的渴求,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意象分析:

  • 闲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束。
  • 醉石:象征对生活乐趣的沉醉。
  • 碧洞:象征隐逸和宁静。
  • 襆被:象征富裕与安逸。
  • 燕、雁: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闲云”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自由
    C. 伤感
    D. 忧愁

  2. “梦中芳草”代表什么?
    A. 失去的希望
    B. 归路和希望
    C. 离别
    D. 现实的困境

  3.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愁苦
    C. 忧伤与思念
    D. 自豪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思乡与情感的诗作。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展现了豪情与对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同样描绘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友谊和离愁。
  • 《秋夕》(杜甫):通过秋天的意象展现时光流逝与忧虑,情感基调与本诗相似,但风格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各类古诗词解析书籍与相关文献。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 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 致政检法牛公挽章三首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 知县再次韵不作平侧体复次韵二首 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 章泉赵昌父频数寄计再次韵一首 张行父大监出镇章贡舣舟来索诗 赠别徐秀 赠别潘汉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世家 人微权轻 嘉佑 阴吹 龈龈计较 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母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如响之应声 蜩螗沸羹 鹧鸪菜 大手大脚 西字头的字 如应斯响 火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