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13:41
骅骝事天子,龙怒拔老湫。
鼓枻视青旻,烈风无时休。
骅骝马为天子所用,龙怒吼着冲天而起。
我撑着小舟仰望蓝天,狂风时刻不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廷益,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将领和诗人。他以忠诚和勇敢著称,对抗外敌,最终以身殉国。他的诗作常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意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时期,文天祥在抵抗外敌的过程中,内心饱含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待,表现了他对皇权的尊重与对未来的期盼。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开篇用“骅骝”与“龙怒”构建出一种壮丽的画面,骅骝马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与力量,龙则象征着皇权的威严。诗人通过将骅骝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对皇室的尊重。
接下来的“鼓枻视青旻”,表现出诗人积极进取的姿态,撑起小舟,仰望广阔的蓝天,似乎在追求自由和希望。然而,随之而来的“烈风无时休”则暗示着困难与挑战的无时无刻,反映出在动荡局势中,诗人内心的坚定与不屈。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有力,情感上则饱含深情,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文天祥对国家的无私奉献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体现出诗人不屈的精神和追求理想的决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骅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国家希望与力量
c) 自然的美丽
“烈风无时休”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宁静
b) 未来的希望
c) 挑战与困难
诗人通过“鼓枻视青旻”表现了什么态度?
a) 消沉
b) 积极向上
c) 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文天祥的《苏刘义第四十三》更加强调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希望,而杜甫则更关注个人在国家动乱中的苦痛与挣扎。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