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君之出矣 其三

《自君之出矣 其三》

时间: 2025-05-02 10:16:06

诗句

自君之出矣,寂寞酴醾架。

妾自看花开,妾复看花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6:06

原文展示

自君之出矣,寂寞酴醾架。
妾自看花开,妾复看花谢。

白话文翻译

自从你离开之后,寂寞的酴醾架上空荡荡的。
我自顾欣赏花开,转眼又看花谢。

注释

  • 自君:自从你(君)离开。
  • :离开,出行。
  • :语气助词,表示一种状态的改变。
  • 寂寞:孤独、冷清。
  • 酴醾:一种葡萄,用来酿酒的植物,这里指代其架子。
  • :指女性,表明自谦。
  • 看花开:欣赏花朵的盛开。
  • 看花谢:欣赏花朵的凋谢,反映生命的循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顺龙,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观察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思考。由于其生活在清朝,社会环境较为复杂,诗风中融入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相关,表达了因爱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之感。诗中通过描绘花开花谢的景象,隐喻了生命的短暂和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一句“自君之出矣”,直接点明了时间的起点,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接下来的“寂寞酴醾架”,则通过描绘空荡的酴醾架,传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酴醾架本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而此时却显得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妾自看花开,妾复看花谢”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花开花谢不仅是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感情的流逝。诗的后半部分,虽然是对花开花谢的描述,但更深层次地却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反映——无论是欣赏花的美丽,还是感受其凋谢,都是在经历着一种失落感。这种细腻的情感通过简单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之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感情的变化。
  • 寂寞酴醾架:描绘了一种空旷寂寞的状态,暗示着离别带来的孤独感。
  • 妾自看花开:通过看花的盛开,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妾复看花谢:看花的凋谢则是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比:花开与花谢的对比,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循环和情感的无常。
  • 比喻:花的盛开与凋谢象征着爱情的开始与结束,生动形象。
  • 拟人:将花的开谢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切思考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个人情感的脆弱与对过往的追忆,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爱人,代表着情感寄托。
  • 酴醾架:象征着寂寞、空虚的心境。
  • 花开:象征着美好、希望的开始。
  • 花谢:象征着失去、无常的结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君之出矣”意指什么? A. 你回来了
    B. 你离开了
    C. 你在这里

  2. 诗中“妾复看花谢”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忙碌

  3. 诗歌中提到的“酴醾架”象征着什么? A. 繁忙
    B. 空虚
    C. 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反映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姜顺龙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地表现了女性情感的柔软与坚韧。两者在表达思念之情时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古代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题平园介寿图 浣溪沙 浣溪沙 顾默孙纳姬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 浣溪沙二首 其二 浣溪沙 春画二首 其一 浣溪沙 示莲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御墨 彐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无偏无陂 不平则鸣 葱蒨 便僻侧媚 包含诋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舞判 一字旁的字 众议纷纭 青山绿水 痫痉 停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