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8:18
玉簟凉 七夕,次陈其年韵
作者:梁清标 〔明代〕
末丽飞香。怅孤影长宵,浑似他乡。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银杏曾否问渡,天边事传说如狂。萤火细,傍云屏罗扇,总助悲凉。年老。安仁鬓换,子野情多,历乱尽耐思量。丝丝蕉叶雨,又闻洒疏窗。夜深谁共私语,无人处斜月空廊。还记取,画阁中烛照残妆。
这首诗抒发了对七夕佳节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诗中写道:夜空中香气四溢,然而我却独自一人,孤独的身影在漫长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就像身处异乡。生离死别又有什么好怨恨的呢?幸好还有桥梁可以相通。银杏树下,曾经问过船渡的事,那天边的事情传说得如同疯狂。萤火虫点点,依偎在云屏幕上的罗扇旁,增添了几分悲凉。年岁渐长,鬓发已白,我的心情依旧复杂,思绪如乱麻。细雨滴滴,蕉叶轻摇,我又听到雨水洒落在窗棂上。夜深人静,谁能与我私语?无人的空廊中,斜月皎洁。我依稀记得,画阁中烛光照亮了残妆。
作者介绍:梁清标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词风清新、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七夕节,象征着爱情与团圆,诗人在这一节日里寄托了对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七夕节的深切感受。开头“末丽飞香”便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节日氛围,接着转向内心的孤独与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怅孤影长宵”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之情,仿佛在漫长的夜晚中独自承受着思念的煎熬。
“生离何足怨,幸犹有津梁”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离死别的淡然态度,虽然失去了某种情感,但依然感激生活中还有能够连接彼此的桥梁。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在后续的描写中愈发明显。例如“年老。安仁鬓换”一联,诗人意识到时光流逝,人生的无常,然而对于爱与思念的执着却未曾改变。
最后几句描绘了夜深人静的情境,孤独的氛围愈发浓厚。“无人处斜月空廊”展示了孤独的空间,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寂。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对爱情的思索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七夕这一特殊时刻的描写,表现了对爱情的思索、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津梁”指的是什么?
A. 交通工具
B. 桥梁
C. 河流
D. 隧道
“年老。安仁鬓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爱情的执着
D. 对生活的无奈
诗中的“萤火细”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A. 夜晚的灯光
B. 自然的美丽
C. 孤独的情感
D. 回忆的瞬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