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其十七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其十七》

时间: 2025-05-07 17:40:31

诗句

金明池上绿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

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40:31

原文展示:

金明池上绿衣儿,燮理阴阳焉用之。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

白话文翻译:

在金明池边,有一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孩子,他懂得如何调和阴阳,但这种能力在这里有什么用呢?建立国家、成立家庭,真是奇怪,竟然不种植梓树、漆树和桐树。

注释:

  • 金明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个池塘,位于汴京(今河南开封)。
  • 绿衣儿:指穿着绿色衣服的孩子,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纯洁或无辜的形象。
  • 燮理阴阳:调和阴阳,指掌握自然规律或治理国家的能力。
  • 焉用之:在这里有什么用。
  • 建国立家:建立国家,成立家庭。
  • 梓漆与桐椅:梓树、漆树和桐树,这些树木在古代常用于制作家具或建筑材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生卒年不详),字公甫,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政的关切和对民生的同情。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当时政治或社会现象的讽刺或批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到某种社会现象或政治行为后,感到不解和困惑,从而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在金明池边穿着绿衣的孩子,象征性地表达了对某种看似有能力却无处施展的情景的感慨。诗中的“燮理阴阳焉用之”一句,暗示了即使有调和阴阳的能力,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却显得无用武之地。后两句“建国立家真可怪,不栽梓漆与桐椅”则进一步讽刺了建立国家、成立家庭的行为,竟然忽视了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如不种植重要的经济树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金明池上绿衣儿”:通过描绘一个在金明池边的绿衣孩子,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场景。
  • 第二句“燮理阴阳焉用之”:提出疑问,即使有调和阴阳的能力,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用呢?
  • 第三句“建国立家真可怪”:表达了对建立国家、成立家庭行为的奇怪感。
  • 第四句“不栽梓漆与桐椅”:进一步指出这种行为忽视了基本的经济和生活需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绿衣儿”比喻某种纯洁或无辜的形象。
  • 讽刺:通过“建国立家真可怪”和“不栽梓漆与桐椅”讽刺了某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看似有能力却无处施展的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揭示了某种不合理的社会行为。

意象分析:

  • 金明池:象征皇家或权力中心。
  • 绿衣儿:象征纯洁或无辜。
  • 燮理阴阳:象征调和和治理能力。
  • 梓漆与桐椅:象征基本的经济和生活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绿衣儿”象征什么? A. 纯洁或无辜 B. 权力 C. 经济需求 D. 社会现象 答案:A

  2. 诗中的“燮理阴阳焉用之”表达了什么? A. 对能力的肯定 B. 对能力的疑问 C. 对能力的赞美 D. 对能力的忽视 答案:B

  3. 诗中的“建国立家真可怪”是对什么的讽刺? A. 建立国家 B. 成立家庭 C. 忽视经济需求 D. 社会现象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陈普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虚谷黄子羽所藏吴山西墨兰三章 次韵剡张知录见寄 次韵云岫偶成 真珠帘(四时怀古夏词) 敬赋虚斋孙君容膝 次韵洛阳秦庆父贽见 次儿瀹以诗四首道各意因两用其韵 又次前韵 弟茝家醉中趁笔 秋晚新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爪字旁的字 波属云委 包含蛰的词语有哪些 穷神知化 仁气 绞丝旁的字 正尸 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灵规 林垧 私字儿的字 荦荦确确 破网 食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宋斤鲁削 一场欢喜忽悲辛 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