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

时间: 2025-05-02 04:49:38

诗句

煨烬三王不复收,子孙大辱辟阳侯。

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9:38

原文展示:

煨烬三王不复收,子孙大辱辟阳侯。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

白话文翻译:

三王的遗迹如同灰烬,不再被后人收集,子孙们遭受了极大的耻辱,如同辟阳侯的命运。然而,无边的智慧和力量如同骑在虎背上,虽然高绝,却能延续四百年的辉煌。

注释:

  • 煨烬:指灰烬,比喻遗迹或遗风。
  • 三王:指古代的三位贤王,具体指哪三位王有多种说法,通常指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 辟阳侯:汉代刘邦的宠臣审食其,因封地在辟阳,故称辟阳侯。后因罪被杀,此处比喻遭受耻辱。
  • 骑虎:比喻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 高绝:极高,极远。
  • 四百秋:指四百年,此处指汉朝的统治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此诗通过对汉高帝的咏史,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通过对汉高帝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看法,同时也可能隐含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高帝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首句以“煨烬三王不复收”开篇,用灰烬比喻三王的遗迹,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遗迹的消逝。次句“子孙大辱辟阳侯”,通过辟阳侯的命运,反映了子孙后代的耻辱,暗示了王朝的衰落。后两句“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则表达了汉朝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凭借其智慧和力量,仍能延续四百年的辉煌。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引发读者对现实和未来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煨烬三王不复收”,用灰烬比喻三王的遗迹,表达了历史的无情和遗迹的消逝。
  • 次句“子孙大辱辟阳侯”,通过辟阳侯的命运,反映了子孙后代的耻辱,暗示了王朝的衰落。
  • 后两句“无边智力皆骑虎,高绝还能四百秋”,则表达了汉朝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凭借其智慧和力量,仍能延续四百年的辉煌。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煨烬”比喻三王的遗迹,形象生动。
  • 借代:用“辟阳侯”代指遭受耻辱的子孙后代。
  • 夸张:“无边智力皆骑虎”夸张地表达了汉朝的智慧和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高帝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和力量的赞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煨烬:比喻历史的遗迹,象征历史的无情和遗迹的消逝。
  • 辟阳侯:象征遭受耻辱的子孙后代。
  • 骑虎:比喻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象征智慧和力量的运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煨烬三王不复收”中的“三王”指的是什么? A. 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 B. 汉代的三个贤王 C. 宋代的三个贤王 D. 其他

  2. 诗中“子孙大辱辟阳侯”中的“辟阳侯”指的是谁? A. 汉代刘邦的宠臣审食其 B. 汉代的一个贤王 C. 宋代的一个贤王 D. 其他

  3. 诗中“无边智力皆骑虎”中的“骑虎”比喻什么? A. 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B. 智慧和力量的运用 C. 历史的无情 D. 其他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咏史·汉高帝》(其他诗人):通过对比不同诗人对汉高帝的评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汉高帝的历史形象。

诗词对比:

  • 《咏史上·汉高帝八首》与《咏史·汉高帝》(其他诗人):通过对比不同诗人的作品,可以发现不同诗人对同一历史人物的不同看法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 呈辛稼轩 呈辛稼轩 呈辛稼轩 呈辛稼轩 呈王山父 呈王山父 呈李漕 呈李漕 呈胡季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立的成语 邑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饱经风雨 兆萌 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皮弁素绩 衔痛 无远弗届 卜字旁的字 旷职 别无他物 山不厌高 费解 蹑影追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