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4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49:05
沁园春 其一 美人发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忉利情天,华鬘小劫,芳名玉娘。
正翠冠覆额,十三年纪,红窗拥髻,千万思量。
蝉翼双笼,螺鬟半亸,料比伊家锦瑟长。
销魂处,有盘鸦旧影,堕马新妆。
洗头曾乞琼浆。便梦里巫云也自香。
记镜悰晨印,梳凭橘婢,钿盟宵践,剪付檀郎。
帕带愁遮,钗逢笑颤,端正风流总断肠。
心应恨,恨秋来潘鬓,容易成霜。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美丽的女子,情感细腻而深沉。开篇提到“忉利情天”,暗示了她的美丽和命运的无常;“华鬘小劫,芳名玉娘”,突显了她的美名和遭遇。接着描绘了她的容貌和装扮,年纪轻轻的她在美丽的红窗前,常常思念着某人。她的发饰如蝉翼般轻盈,螺鬟微微松散,似乎比家中所珍藏的锦瑟还要长。诗中提到“销魂处”,描述了她的旧影与新妆,情感交织,令人心碎。她曾乞求琼浆洗头,梦中也能感受到美好。接着回忆起早晨在镜子前的印象,想起梳头的橘婢,表明她与情人之间的承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她的思念与惋惜,特别是在秋天来临时,潘鬓易成霜,令人心痛。
“秋来潘鬓,容易成霜”中的“潘鬓”指的是美丽的发型,暗喻时间的流逝与美丽的易逝,表现出一种对美人的惋惜之情。
作者介绍:易顺鼎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描绘美人和自然景物。他的诗歌风格常常充满了对女性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感叹。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那个时期对美人和情感的追求,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美的崇拜与赞美,同时也表现出深刻的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无奈和惋惜。
这首《沁园春 其一 美人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的美丽与感情的复杂。诗中以“忉利情天”开篇,立刻引人入胜,设定了情感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装扮,引发读者对她的深切思念与理解。诗中不仅有对美的赞美,还有对时间流逝与感情失落的敏感捕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多次运用比喻和意象,如“蝉翼双笼”与“螺鬟半亸”,这些细致的描写让女子的形象更加生动。诗人在描写中还夹杂了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美丽的向往与对失去的惋惜,深入人心。最后一句“心应恨,恨秋来潘鬓,容易成霜”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美丽易逝的深深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女子的美丽与情感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出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玉娘”指的是:
A. 一种美玉
B. 美丽的女子
C. 一种花卉
D. 一种乐器
“心应恨,恨秋来潘鬓,容易成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丽的惋惜
C. 对爱情的伤感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