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7:26
诗词名称: 巫山一段云
作者: 尹志平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卜居西关,好山万叠,河在其中。
涛,两岸桑麻映日,人善地僻,可为终焉之计,自号曰养老庵,以小词寄万叠山横翠,千盘河曲长。
居民安土乐农桑。流水落花香。卜此安居养老。一任形枯心槁。不摇不动寄残年。何处觅神仙。
白话文翻译:
选择在西关定居,这里山峦重叠,河流蜿蜒其中。
波涛涌动,两岸的桑树和麻田在阳光下闪烁,人们安于这偏僻之地,可以作为终老的理想之地。我自称为“养老庵”,用小诗表达那万叠青山的苍翠和千曲河流的绵长。
居民安于故土,乐于耕作桑麻。流水和落花都散发着芬芳。在这里安静地养老,任凭身体衰老,心灵却依旧坚韧。不再动摇,静静地度过余生。何处才能寻得神仙?
注释:
典故解析: “何处觅神仙”指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长生不老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尹志平,元代诗人,少有名声,作品常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创作背景: 诗作出自尹志平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士人对政治动荡中的归隐情怀。
诗歌鉴赏: 《巫山一段云》以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描绘了西关的山河美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词句中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眷恋,诗人通过“养老庵”的自号,传达了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多次提及“安土乐农桑”,强调了乡村生活的安逸与富足,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映。波涛、桑麻、落花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最后,诗人以“何处觅神仙”结束,既是对理想生活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现了对人间世俗与超脱理想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多用对仗和排比,如“万叠山横翠,千盘河曲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意象的运用让自然景色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中心思想在于隐居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养老庵”指的是什么?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何处觅神仙”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尹志平的《巫山一段云》均描绘了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王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尹志平则侧重于内心的追求与情感。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却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隐居的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