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六忆诗

《六忆诗》

时间: 2025-07-27 08:04:46

诗句

忆眠时。

人眠强未眠。

解罗不待劝。

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

娇羞在烛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4:46

原文展示: 六忆诗 沈约 〔南北朝〕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睡觉的时候,别人都已入睡,而我却强撑着未眠。解开衣裳不需要别人劝说,躺到枕头上更需要有人牵引。又担心旁边的人看见,所以在烛光前显得娇羞。

注释:

  • 忆眠时:回忆睡觉的时候。
  • 人眠强未眠:别人都已入睡,而我却强撑着未眠。
  • 解罗:解开衣裳。
  • 不待劝:不需要别人劝说。
  • 就枕更须牵:躺到枕头上更需要有人牵引。
  • 复恐傍人见:又担心旁边的人看见。
  • 娇羞在烛前:在烛光前显得娇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与萧衍、萧统并称“梁代三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六忆诗》可能是沈约晚年回忆往事之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沈约晚年,回忆年轻时的情景而作。诗中通过“忆眠时”的场景,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独处的情感状态,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独处的场景,通过对“眠”与“未眠”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诗中的“解罗不待劝”和“就枕更须牵”两个动作,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最后两句“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与羞涩的情感,使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眠时:开篇点明主题,回忆睡觉的时候。
  2. 人眠强未眠:对比手法,别人都已入睡,而我却强撑着未眠。
  3. 解罗不待劝:动作描写,解开衣裳不需要别人劝说。
  4. 就枕更须牵:进一步的动作描写,躺到枕头上更需要有人牵引。
  5. 复恐傍人见:心理描写,担心旁边的人看见。
  6. 娇羞在烛前:情感描写,在烛光前显得娇羞。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人眠”与“强未眠”的对比,突出主人公的孤独感。
  • 动作描写:通过“解罗”和“就枕”的动作,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 心理描写:通过“复恐傍人见”和“娇羞在烛前”的心理描写,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独处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独与羞涩。

意象分析:

  • 眠:代表安宁与休息,与“未眠”形成对比,突出孤独感。
  • 烛:象征光明与温暖,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孤独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眠强未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宁 B. 孤独 C. 兴奋 D. 平静
  2. “解罗不待劝”中的“解罗”指的是什么? A. 解开衣裳 B. 解开束缚 C. 解开谜题 D. 解开难题
  3. “娇羞在烛前”中的“娇羞”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羞涩 B. 愤怒 C. 悲伤 D. 喜悦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夜晚的场景,表达对历史的怀念。
  • 《静夜思》(李白):通过夜晚的场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与《六忆诗》:两者都通过夜晚的场景,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但前者更多是对历史的感慨,后者则是对个人经历的回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选》:收录沈约的多首诗歌,包括《六忆诗》。
  • 《南北朝诗选》:收录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可以了解当时的文学风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鹧鸪天 国庆节口号 鹧鸪天 鹧鸪天·七夕冥晦 鹧鸪天 其二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二 鹧鸪天·闰重三之次日,喜嘉定丘琼荪见过 鹧鸪天 上巳同夫子游丰台 鹧鸪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尣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证据确凿 压装 贵人多忘 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甄赏 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科琐 拊髀雀跃 包含血的成语 无耻谰言 迩安远至 顶门杈 招之不来,麾之不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