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饮马长城窟

《饮马长城窟》

时间: 2025-08-01 16:28:18

诗句

介马渡龙堆。

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

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

徒御犯冰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6:28:18

原文展示:

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白话文翻译:

骑兵渡过龙堆沙漠,路途曲折马儿多次回转。前方抵达昌海驿站,异族敌人侵犯轮台。旗帜和帐幕在烟雨中飘扬,步兵和骑兵穿越冰冷的尘埃。

注释:

  • 介马:骑兵。
  • 龙堆:沙漠中的沙丘,这里指沙漠。
  • 涂萦:路途曲折。
  • 昌海驿:地名,古代的驿站。
  • 杂种:指异族,这里指敌人。
  • 宼轮台:侵犯轮台,轮台是古代西域的地名。
  • 旌幕:旗帜和帐幕。
  • 徒御:步兵和骑兵。
  • 冰埃:冰冷的尘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513),字休文,南朝宋、齐、梁三朝的文学家、史学家,尤以文学成就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修辞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饮马长城窟》是他在南北朝时期创作的一首边塞诗,反映了当时边疆的战事和士兵的艰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士兵在艰苦环境中行军的情景,反映了南北朝时期边疆的不安定和频繁的战事。通过诗歌,沈约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边塞士兵在沙漠中行军的艰辛。首句“介马渡龙堆”即展现了士兵们穿越沙漠的艰难,而“涂萦马屡回”则进一步强调了路途的曲折和马匹的疲惫。后两句“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揭示了边疆的战事,旗帜和帐幕在烟雨中飘扬,增添了一丝悲壮的气氛。最后一句“徒御犯冰埃”则概括了士兵们在寒冷尘埃中行进的艰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沈约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介马渡龙堆”:骑兵穿越沙漠,展现了行军的艰难。
  2. “涂萦马屡回”:路途曲折,马匹多次回转,强调了行军的艰辛。
  3. “前访昌海驿”:前方抵达昌海驿站,预示了行军的目的地。
  4. “杂种宼轮台”:异族敌人侵犯轮台,揭示了边疆的战事。
  5. “旌幕卷烟雨”:旗帜和帐幕在烟雨中飘扬,增添了悲壮的气氛。
  6. “徒御犯冰埃”:步兵和骑兵穿越冰冷的尘埃,概括了士兵们的艰辛。

修辞手法:

  • 拟人:“涂萦马屡回”中的“涂萦”赋予了路途以人的行为,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中的“旌幕”与“徒御”,“卷烟雨”与“犯冰埃”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士兵的艰辛行军,表达了作者对士兵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歌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边塞诗的典型特征。

意象分析:

  • 龙堆:沙漠中的沙丘,象征着行军的艰难。
  • 昌海驿:古代的驿站,象征着行军的目的地。
  • 旌幕:旗帜和帐幕,象征着军队的存在和战事的紧张。
  • 冰埃:冰冷的尘埃,象征着行军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介马”指的是什么? A. 骑兵 B. 步兵 C. 马匹 答案:A

  2. “杂种宼轮台”中的“杂种”指的是什么? A. 异族 B. 杂草 C. 杂乱 答案:A

  3. 诗中的“旌幕卷烟雨”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事和士兵的艰辛。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边塞的辽阔和壮美。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沈约《饮马长城窟》: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战事,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士兵的豪情和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约诗选》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游小诗 参观闵行新城 春游 其二 春游望仙谷 春游曲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谿别业 春游篇 春游二首 其二 春游 春游西园 春游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迁任 商彝夏鼎 灰心短气 商计 烧利市 夕字旁的字 包含存的词语有哪些 广结尾的成语 范水模山 三杀三宥 包含蔡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辛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令人钦佩 远处夸称,近方卖弄 九九归原 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