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43
铭座六言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象防迹露埋齿,
麝以香闻割脐。
群儿争放纸鹞,
老子宁为木鸡。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象的防卫下,足迹隐秘而藏,我以麝香的气味来辨别那割脐的地方。孩子们争相放飞纸鸢,而我宁愿做一只静静立在那里的木鸡。
刘克庄,字景延,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刘克庄创作此诗的背景可能与其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有关。诗中表现了对童年欢乐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铭座六言二首》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象防迹露埋齿”,似乎在暗示一种威严与力量的存在,然而这种力量却掩藏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一种隐秘而深远的感觉。接着提到“麝以香闻割脐”,用香气来表达人生的感悟,似乎在说即使经历了痛苦的割舍,依然能找到美好的东西。然后,诗句转向孩子们的嬉戏,表现出一种生机与活泼,形成与前面的沉重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作者选择宁愿做一只“木鸡”,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选择让人深思: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宁愿放弃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然,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在纷扰的社会中对宁静与安逸生活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纸鹞”象征什么?
“老子宁为木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麝以香闻割脐”中的“割脐”可以理解为?
对比刘克庄的《铭座六言二首》和王维的《鹿柴》,可以看到两者都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刘克庄更加强调对现实的反思,而王维则更加自然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