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7:30
送侍读常尚书绝句六首
季唐兵柄由中尉,
先汉铜山赐弄臣。
不是银台批敕手,
北司将谓国无人。
将军季唐掌握兵权,
而昔日汉朝的铜山只赐给了玩弄权势的小人。
这并非是因为银台发出的诏书,
而是北方的官员们认为国家没有人可以依靠。
这首诗提到的“先汉”与“铜山”,反映了历史上汉朝的辉煌与后来的衰败,同时隐含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诗中提到的“银台批敕”是指官府下达的命令,表达了士人对于权力游戏的不屑与无奈。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元,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多样,以豪放、清新著称,常以历史典故和时事为题材进行创作。
创作背景: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与内部政治腐败的双重危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诗歌往往流露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以及对当权者的不满,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现状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开头提到的“季唐兵柄由中尉”,直接指出了当时权势人物掌握军权的状况,暗示着军权的集中与滥用。而提及“先汉铜山赐弄臣”,则是用汉朝的辉煌与实际的权力中心作对比,表现出对当下权力游戏的讽刺。最后两句通过“银台”和“北司”的对照,强调了当时政治的混乱与无能,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也表达了对士人的无奈与失望。
整首诗在四句中呈现出强烈的历史感与现实感,语言简练而含蓄,运用历史典故与现实情况的结合,增强了诗的深度与力量。通过对比,诗人传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和对当权者的不满,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和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以及对士人无力感的表达,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唐”是指什么?
A. 一位权臣
B. 一座山
C. 一个国家
D. 一位诗人
答案:A
“银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威
C. 小人
D. 统治者
答案:B
诗人对当时政治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满意
B. 批评
C. 忽视
D. 称赞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加强调历史的对比与政治的危机,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国家的破败。两首诗在主题上均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但在情感表达与形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