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3:05
送振武张尚书
回天转地是将军,
扶助春宫上五云。
抚背恩虽同骨肉,
拥旄名未敌功勋。
尽收壮勇填兵数,
不向蕃浑夺马群。
闲即单于台下猎,
威声直到海西闻。
这位将军真是回天转地的英雄,
他帮助春宫,犹如五彩云彩升腾。
即使像家人一样关心我,
但他的名声和功绩却不敌于他。
他收罗壮士,充实兵员,
却不去和蛮族争抢马匹。
闲暇时,他在单于台下打猎,
他的威名甚至传到海的西边。
王建(约公元770年-830年),唐代诗人,字子猷,号阮亭。王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战争场面和士人的生活,富有豪情壮志。
《送振武张尚书》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对外征伐频繁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将领的赞美与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军事将领的重视和对国家的忠诚。
《送振武张尚书》是一首描写将军英勇事迹的送别诗,王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将军的壮丽形象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诗的开头“回天转地是将军”,以夸张的手法突出将军的伟大,仿佛他能够改变天地间的形势,展现了他非凡的能力和影响力。接下来,诗人提到将军“扶助春宫”,表明他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指挥者,更是国家的支柱,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诗中“抚背恩虽同骨肉”一句则体现了诗人与将军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他对将军有着深情厚谊,但“拥旄名未敌功勋”却强调了将军更为显赫的名声与功绩,显示出一种敬仰与欣赏。接下来的两句“尽收壮勇填兵数,不向蕃浑夺马群”则描绘了将军的战略眼光,他不仅能招募士兵,更能理智地选择战斗的对象,不以蛮族的马群为目标,显示了将军的智慧和大局观。
诗的结尾部分“闲即单于台下猎,威声直到海西闻”则将将军的英名与声势展现得淋漓尽致,既表现出他在军事上的成就,也传达了他作为一个英雄人物在民间的影响力。整首诗既有对将军的赞美,又有对离别的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
整首诗歌围绕着将军的英勇和奉献展开,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和不舍之情,反映出唐代士人对忠诚与荣誉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将军有什么样的能力?
A. 温文尔雅
B. 回天转地
C. 只会打猎
诗中提到将军的名声如何?
A. 微不足道
B. 威声直到海西闻
C. 只在本地
诗人如何描绘与将军之间的关系?
A. 陌生人
B. 同骨肉
C. 对手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将领的壮丽形象,展示了将军在战争中的英勇与决策能力。两首诗的主题相似,均表现出对将军的赞美与对国家的忠诚。王建的诗更侧重于将军的个人品质与情感,而王昌龄则强调了战争的残酷与将领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