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精

《水精》

时间: 2025-05-02 14:01:01

诗句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

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01:01

水精

作者: 王建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映水色不别,向月光还度。
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水的色彩与月光交融的景象,水面上的颜色与周围的环境难以分辨,水波荡漾的光影在荷叶上倾洒,有时让人误以为是露珠。

注释:

  • 映水色不别: 水的颜色在光影中变得模糊,难以区分。
  • 向月光还度: 指水面在月光下反射的光辉,显得更加明亮。
  • 倾在荷叶中: 水滴落在荷叶上,形成的景象。
  • 有时看是露: 这里指的是水在荷叶上的形态,有时看上去像是露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唐代诗人,字子建,以工于诗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水精》是一首描绘水面景象的诗,短小精悍,意境深远。王建通过“映水色不别”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水面世界,水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交融,难以辨别,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以“向月光还度”描绘了月光照耀下水面的光辉,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诗的最后两句“倾在荷叶中,有时看是露”,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水滴在荷叶上的美丽瞬间,荷叶的清新与水的晶莹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灵动性与生机。这首诗虽短,却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画面感,体现了王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映水色不别”:描绘水面反射的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2. “向月光还度”:月光的照射使得水面更加明亮,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静谧。
    3. “倾在荷叶中”:水珠落在荷叶上,形成了一个动人的画面。
    4. “有时看是露”:水珠在光线的折射下,有时看起来像是清晨的露水。
  • 修辞手法:

    • 比喻: “有时看是露”将水珠比作露水,增强了诗的美感。
    • 对仗: 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水与月光的交融,展现了自然的美和诗人的细腻情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 象征生命与纯净,反映了自然之美。
  • 月光: 象征宁静与梦幻,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荷叶: 象征着清新与高洁,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水精》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建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向月光还度”指的是?

    • A. 水面在阳光下
    • B. 水面在月光下
    • C. 荷叶的反射
    • D. 露水的形态
  3. 诗中“倾在荷叶中”描绘的是什么?

    • A. 露珠
    • B. 水珠
    • C. 月光
    • D. 花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建《水精》与杜甫《春夜喜雨》:
    • 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物,但王建侧重于水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通过雨水表达对春天的喜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前者清新而淡雅,后者则热烈而生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王建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浪淘沙 怀辟支湘中 浪淘沙·酒后感秋 浪淘沙 浪淘沙 村居感怀 浪淘沙 牧子卧牛背晚归 浪淘沙令 浪淘沙 听雨 浪淘沙 新除夕寄内,依君佩韵 浪淘沙 余自秋卧床,忽届除夕,咏周晋仙一事最奇君听取,明日新年之句,不胜感慨,聊复和之 浪淘沙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祁奚之荐 亅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蒱博 通身是胆 篁竹 白字旁的字 西西伯利亚油田 肌擘理分 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液琼浆 本枝百世 龠字旁的字 风流冤孽 提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