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1:44
馆娃宫前洞,西施旧来往。自载扁舟后,岁岁春萝长。
在馆娃宫前的洞口,西施曾经在这里往来。自从她乘着小舟离开后,年复一年春天的藤萝依旧繁茂生长。
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因其美貌被吴王夫差所宠爱,后帮助越国复仇。西施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颂,象征着美丽与悲剧。馆娃宫是其传说中的居所,诗中提到的“西施旧来往”不仅暗示了她的美丽与往日的繁华,也隐含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作者介绍:张昱,元代诗人,字仲华,号天舒,诗风清新婉约,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他的诗常常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与怀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彼时社会动荡,许多文人通过诗歌寄托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张昱通过西施的故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伤感与追忆。
这首《西施洞》通过对西施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美人和她曾经生活的空间的怀念。诗中的“馆娃宫前洞”不仅是地理上的描绘,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暗示着西施曾在此地与岁月共存。尤其“自载扁舟后”,带来了深沉的历史感,西施的离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岁岁春萝长”则反映了岁月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诗人在这段历史中感受到的,是一种美的消逝和生命的延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西施的故事反映了对美的追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诗词测试:
西施的居所是哪个地方?
A. 楚国
B. 館娃宫
C. 蜀国
诗中提到的“扁舟”象征着什么?
A. 出游
B. 离去
C. 归来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C. 战争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与《西施洞》中对往昔美好事物的追忆形成对比。李白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而张昱的诗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