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2:07
十二金钗对对铺,
三千粉黛腻如酥。
君王莫道六宫丑,
一个西施已坏吴。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美丽的女子,十二位金钗相互对称地铺展着,三千名妆饰精致的女子如同柔滑的黄油。君王不要说六宫的女子丑陋,一个西施就能使整个吴国覆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因其倾国倾城的容貌而使吴国的君主沉迷于她的美丽,从而导致吴国的灭亡。诗句中提到“一个西施已坏吴”,暗指美丽的女子能够影响国家兴亡。
作者介绍: 柴望,宋代诗人,精于山水诗和咏物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见长,常常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安宁繁荣之时,诗人借古代美人西施之事,反映出对美的追求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这首诗以西施为主题,通过对比描绘出宫中女子的美丽,表现了美丽对人的强大影响力。开篇以“十二金钗对对铺”展现出宫廷中女子的华丽与多彩,暗示她们的美丽如同金钗般璀璨。接着用“三千粉黛腻如酥”形容她们妆容的精致,突显出她们的青春与魅力。
而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引入君王的看法,警示他不要轻视宫中其他女子的美貌,因为“一个西施已坏吴”,强调了西施的美丽对国家命运的巨大影响。此处不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权力与美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表明了美丽的女子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美的力量,反映出作者对美的崇敬与对权力游戏的批判,具有较深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的描绘,探讨了美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达了美丽对人心和历史的深远影响,揭示了权力和美的双重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十二金钗”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柴望的《西施》同样探讨了美的主题,但前者更多关注自然之美,后者则侧重于人间美对社会的影响。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