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施

《西施》

时间: 2025-04-28 04:22:07

诗句

十二金钗对对铺,三千粉黛腻如酥。

君王莫道六宫丑,一个西施已坏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2:07

原文展示:

十二金钗对对铺,
三千粉黛腻如酥。
君王莫道六宫丑,
一个西施已坏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美丽的女子,十二位金钗相互对称地铺展着,三千名妆饰精致的女子如同柔滑的黄油。君王不要说六宫的女子丑陋,一个西施就能使整个吴国覆灭。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钗:古代女子的发饰,象征美丽和身份。
  • 粉黛:指女子的妆容,形容她们的美丽。
  • 君王:指统治者,诗中指吴王。
  • 六宫:古代宫廷中居住的妃嫔。
  • 西施:传说中的四大美人之一,以美貌闻名。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因其倾国倾城的容貌而使吴国的君主沉迷于她的美丽,从而导致吴国的灭亡。诗句中提到“一个西施已坏吴”,暗指美丽的女子能够影响国家兴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望,宋代诗人,精于山水诗和咏物诗,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见长,常常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安宁繁荣之时,诗人借古代美人西施之事,反映出对美的追求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施为主题,通过对比描绘出宫中女子的美丽,表现了美丽对人的强大影响力。开篇以“十二金钗对对铺”展现出宫廷中女子的华丽与多彩,暗示她们的美丽如同金钗般璀璨。接着用“三千粉黛腻如酥”形容她们妆容的精致,突显出她们的青春与魅力。

而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引入君王的看法,警示他不要轻视宫中其他女子的美貌,因为“一个西施已坏吴”,强调了西施的美丽对国家命运的巨大影响。此处不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权力与美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表明了美丽的女子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美的力量,反映出作者对美的崇敬与对权力游戏的批判,具有较深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二金钗对对铺:描绘女子的华丽,金钗象征着她们的美貌与身份。
  2. 三千粉黛腻如酥:形容女子的妆容细腻,强调她们的美丽。
  3. 君王莫道六宫丑:警示君王不要贬低其他女子的美。
  4. 一个西施已坏吴:指出西施的美丽能改变国家命运,暗含美的巨大力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十二金钗对对铺”和“三千粉黛腻如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将美丽的影响力夸大,提升了主题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施的描绘,探讨了美与权力之间的关系,表达了美丽对人心和历史的深远影响,揭示了权力和美的双重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钗:象征美丽与身份地位。
  • 粉黛:代表女子的妆容,体现出青春与魅力。
  • 西施:美丽的象征,暗示着美丽的毁灭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施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统治者
    • C. 战争
    • D. 贫穷
  2. 诗中提到的“十二金钗”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食物
    • B. 女子的发饰
    • C. 武器
    • D. 书籍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斗的赞美
    • B. 美的力量
    • C. 自然的美
    • D. 家庭的幸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柴望的《西施》同样探讨了美的主题,但前者更多关注自然之美,后者则侧重于人间美对社会的影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文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美的历程》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园晚步二首 其一 登度雪台 书孙公谈圃,谈圃载子由为黄白术,将举火, 探杏二首 登楚州城 寒食雨作 舟过望亭三首 乌祈酒二首 携酒夜饯罗季周 和张器先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巢居穴处 应运而出 糹字旁的字 栖结尾的成语 深宅大院 礼轻人意重 踌躇 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幕职 香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厌弃 青门 羊字旁的字 钻笮 倒果为因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