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8:44
兰陵王 寄人
作者: 伯昏子 〔当代〕
莽原驿。望极层云合璧。
青青草埋白茫茫,日下幽禽正愁夕。
苍穹兮失碧。无迹。
伊人消息。徨徨去如晦寒烟,
裘锦凋尘度驹隙。
鱼书觅灯剔。想淡柳撩人,
巢燕萦笛。芳菲岭外孤飞翼。
倚殿影浮月,寺钟敲冷,
宫河怨结冻若石。
不流到侬侧。凄恻。
鹤曾识。纵万里扶摇,
终向皋泽。青山待著游仙屐。
自阮肇一去,萋萋翠织。
而今谁顾,露满睫,雪掩膝。
在广阔的驿站上,遥望层层云彩像璧玉般交汇。
绿色的草地上,白色的雾霭弥漫,夕阳下,幽静的鸟儿愁苦地鸣叫。
苍穹失去了碧蓝的色彩,已无踪影。
那人儿的消息却难以得知,徘徊如同昏暗的寒烟,
裘皮衣衫在尘埃中显得凋零,像流逝的光阴。
希望通过鱼书寻觅灯下的光亮,想起那轻柔的柳条撩动着人心,
燕子在巢中萦绕着笛声,芳香的花木在岭外孤独地飞舞。
倚靠在殿影下,月光浮动,寺钟敲响,冷冷清清,
宫河的怨恨像冰冻般坚硬。
却不能流至我的身旁,凄凉而悲伤。
鹤曾经识得我,纵然千里扶摇,
最终还是要回到皋泽。青山等待着我穿上游仙的木屐。
自从阮肇一去,草木萋萋,
而今谁来关心我,露珠满睫,雪覆盖着膝盖。
伯昏子,现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哲理见长。他的诗常常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交织。
此诗作于对友人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故人深情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背景可能是在一个静谧的秋冬季节,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兰陵王 寄人》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开篇的“莽原驿”便设定了一个广阔而孤寂的场景,配合“层云合璧”的意象,呈现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诗中通过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内心深处对伊人的牵挂,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运用了“幽禽”“寒烟”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感。尤其是“倚殿影浮月,寺钟敲冷”的句子,描绘了夜晚的清冷与寂寞,让人不禁想起对故人的思念。这种情感通过“青山待著游仙屐”的意象,似乎在呼唤着一种出世的洒脱与纵情的自由。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流露中,透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最终在“露满睫,雪掩膝”中达到情感的高潮,令人感慨不已。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在诉说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了一个丰富而层次多样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思念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莽原驿”指的是什么景象?
“鱼书觅灯剔”中的“鱼书”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苍穹兮失碧”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可以将《兰陵王 寄人》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较,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显豪放与洒脱,而伯昏子的作品则更加细腻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