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29
《兰陵王 其二 次韵代答》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枕屏侧。小玉催人弄笛。翻一曲桃叶艳歌,恰似江南望江北。
凭栏酉到戌,删却,黄昏也得。瑶阶静梅萼半开,逗引疏香绣帘隙。
含颦几朝夕。且暗掐经珠,轻拭琴漆。芳心早许梁园客。
好佩玉双赠,镜菱双照,鸳鸯成就到头白。
忍蹙损莲额。脉脉。展兰席。叹刻画朝云,抛尽心力。
春宵一刻黄金百。待烛下重见,凤团亲擘。
教郎须记,绣枕畔,泪尚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黄昏时分,静静坐在窗边,聆听小玉催促她弹奏竹笛的情景。她轻轻翻唱着一曲桃叶艳歌,仿佛是江南的人在眺望江北的风光。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她凭栏而立,黄昏的景色渐渐褪去,瑶阶上梅花的花蕾半开,淡淡的香气透过绣帘的缝隙飘散开来。她在心中思念着那个人,几度的朝夕交替,暗自掐着经珠,轻轻拭去琴上的漆。芳心早已许给了梁园的客人,愿意佩戴双双的玉饰,正如那镜中的影子,鸳鸯成双,直到白头。她暗自叹息,眉头微蹙,展开兰席,感叹着刻画的朝云,倾尽心力去追求。春宵一刻如黄金般珍贵,待到烛光下再见时,凤团将相拥而来。她希望他能记得,绣枕边的泪水依旧是鲜红的。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兰陵王 其二 次韵代答》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沉迷于诗词歌赋的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女性的情感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兰陵王 其二 次韵代答》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优美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静谧场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篇的“枕屏侧”立刻带入了一个柔美、私密的空间,伴随着乐声的轻柔,似乎让人感受到那份温柔的情感流动。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桃叶艳歌”、“瑶阶静梅萼”,不仅展现了自然美,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细腻情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情感逐渐升华,表现出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爱情的执着。尤其是“春宵一刻黄金百”,将时间的珍贵与爱情的美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巧妙地融合了自然与人情,也在情感表达上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爱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搭配,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黄昏、梅花、琴声等意象的运用,塑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显忧伤的情感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玉”指代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女子的名字
C. 一种花
“春宵一刻黄金百”中的“黄金”比喻什么?
A. 时间的珍贵
B. 金钱的价值
C. 春天的美好
诗中反复提到的“鸳鸯”象征什么?
A. 忧伤
B. 美好的爱情
C.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